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9月22日,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闯撰文称,“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在投资端、融资端、市场主体建设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投资端,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首先,制度建设加快。“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加快。2024年新“国九条”开启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时代,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提升,有效提升了中国资产吸引力。尤其是2024年9月24日发布会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力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其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同时资本市场将更大力度支持创新;第三,市场内在稳定性明显提升。
在融资端,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相比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而言,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直接连接资金供需双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发展。一级市场来看,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二级市场来看,近年来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也为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提升奠定基础。
同时,融资端效率明显提升。2024年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一方面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避免劣质公司抢占优质公司资源。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避免伪创新公司抢占真创新公司资源。另一方面,对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乱象严厉打击。IPO市场从“数量竞赛”逐步转为“质量优先”。
数据显示,电子行业作为我国硬科技的代表,从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至2025年9月22日,股权融资家数合计59家次,位列A股行业首位;股权融资规模合计691.87亿元,位列A股行业第三位。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分别以47家次、44家次股权融资家数位列A股行业第二、三位。
财信证券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持续优化,回馈股东意识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增长超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财信证券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服务科技创新、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新“国九条”将“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的主线,“十五五”时期也将是我国进一步筑牢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根基的重要时期。
面向未来,财信证券认为,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重要脉络与核心主线。一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步伐日益坚定,科技创新在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关键与尖端技术领域的突破,依靠科技创新的“新动能”来摆脱对传统产业“旧动能”的路径依赖,将是“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突破、“新动能”的培育,离不开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十五五”期间我国需要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来提升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促进资本与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居民财富增值之间的良性循环。
财信证券认为,可以预见,“十五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投融资均衡发展、服务科技创新质效、对外开放等方面均将取得新的进展,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