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封关运作。
9月22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斌表示:“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丛劲松表示,海南省将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如期顺利封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海关监管办法、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办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封关核心政策及配套制度已印发实施,标志着海南在构建更自由、便利、开放的政策制度体系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海南自贸港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全部建成,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基本完备,压力测试和实战化演练压茬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可有力支撑封关运作后“零关税”、加工增值内销等特色业务“一线、二线、岛内”便捷通关和高效监管需求。
自贸港核心政策效果显著。过去5年,海南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累计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可免签入境海南国家扩大至85个,同境外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范围扩大至全岛;“中国洋浦港”登记在册的国际船舶已达63艘,登记数量与运力规模稳居全国自贸港(区)首位,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稳居全国第二。
2025年以来,海南自贸港三张“零关税”清单合计进口25.05亿元、增长86.4%,减免税款5.18亿元、增长109.1%;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23.2%,对非洲、中东国家等新兴市场货物贸易进出口分别增长11.4%、3.8%。
海南三张“零关税”清单是指《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生产设备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正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原辅料正面清单》。
7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委出台了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货物流通税收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新政等3项封关政策,拟于全岛封关运作之日起施行,届时现有的3个“零关税”政策将被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和货物流通税收政策取代并优化,加工增值免关税新政将取代现行的试点政策。同时,其余税收政策将按现有规定继续执行。
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周正用“稳定性、特殊性、系统性、渐进性”四大特点总结海南自贸港税收制度体系的优势,表示自贸港税收政策滚动出台并不断优化升级,确保政策力度持续提升,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周正表示:“全岛封关运作之后,‘零关税’水平将会由目前的20%出头提高到74.1%,体现了自贸港符合运作之后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显著的提升。这三项政策在适用条件,在适用的主体的范围等相关方面也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扩大,体现了自贸港在逐步建立一个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的改革方向。”
在产业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37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四个月增速全国第一。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8.6%,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特别是自贸港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面积贡献30%投资、50%税收、70%进出口和90%利用外资。
发展的同时,民生福祉也在持续改善。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已建成和美乡村300个,近百万群众直接受益;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全省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镇居民、全体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丛劲松表示,海南将认真做好封关运作系列准备工作,全力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封关运作系列准备工作,全力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以最开放的胸怀、最优惠的政策、最高效的服务,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