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下阶段将进一步实施好消费提升专项行动,增加优质供给,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
尼尔森IQ中国首席增长官郑冶表示,NIQ监测数据显示,在酒类、零食、饮料、个护、乳品等多个品类和渠道中,新品占比和成长性指标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郑冶指出,情绪价值正在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驱动力,消费者带着情绪找产品,意味着新品不能仅满足功能需求,更需提供心理慰藉。
消费的新趋势是什么?理性与感性消费如何平衡?零售渠道格局正在重构,它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小企业如何穿越经济周期?被忽视的X世代(45-60岁),拥有多大的消费潜力?针对上述热议消费话题,9月22日,在尼尔森IQ举办的“破界·生长—新消费时代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商业新锐计划总决赛”上,与会专家分享了他们的洞察及观点。
消费新趋势:理性与感性消费交织
“中国消费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一方面,消费者表现出强烈的理性消费倾向。另一方面,又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这种‘该花的花,该省的省’的消费心理,成为当前市场的显著特征。”尼尔森IQ中国首席客户官骆琦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赛事旅游、演出经济、国潮经济等案例均反映出消费者不再局限于理性支出,而是与娱乐、文化、旅游紧密融合,形成“沉浸化、休闲化、个性化”的新趋势。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渠道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7%,但线上与线下表现分化明显:线上渠道增长21.1% ,而线下渠道则下降4.3%。
“理性消费在大件采购和日常开支中占据主导,而感性消费则在情绪价值和低成本娱乐中凸显。”骆琦指出。随着产品功能性的同质化,情感连接成为产品与消费者生活紧密联系的关键。这一趋势在具体品类上尤为明显:无糖饮料、益生菌配方食品等健康品类增长显著,高端啤酒销售额增长14%,价格指数达品类均价的2.2倍,同时,追求“微醺放松”“味蕾刺激”等情绪价值的需求推动了即食面、预调酒等品类的升级。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到2025年,X世代(1965-1980年出生)将约占全球人口的17%,掌握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消费能力,消费规模达到15.2万亿美元级别。“X世代要照顾父母、抚育子女,承担着三代家庭的‘财务管家’角色。”尼尔森IQ咨询分析与消费者洞察业务中国区负责人王斐认为,这种多重责任塑造了X世代务实、重品质、品牌忠诚度高的消费特征。
骆琦补充道,与此同时,银发经济正成为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3亿,且退休金较高,在人口数量和消费能力上都能支撑未来新兴赛道的发展,特别是超过67.7岁的老年人,未来将有较大可支配收入用于高端养老院、机器人护理等服务消费。
零售渠道格局正重构,中小企业如何穿越经济周期?
消费稳健发展的同时,零售渠道格局正重构,线上和线下融合更加紧密。尼尔森IQ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会员仓储店增速达25%,表现亮眼。另一方面,内容电商增速27%,最为突出。便利店已成为新品触达和试水的前哨阵地,75%的消费者愿意在便利店尝试新品,零食店、会员店等新兴渠道也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零售渠道作为拉动消费的核心,不再只是‘买卖’的节点,而需要满足消费者的探索和情绪需求。”骆琦指出。渠道正在由功能走向温度,由买卖走向生活,成为消费者生活的延伸。直播电商从“观摩”到“陪伴”,凭借互动和沉浸感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逐渐取代了单纯的“带货”。即时零售从“约定”走向“随时”,不仅满足即时需求,也快速渗透到县域经济,成为夜间经济和节日消费的重要推力。
“人工智能正在对消费产品生命周期产生颠覆性影响,AI不仅可以应用于医疗与养老行业,还可以扩展到消费领域,尤其是通过大数据把握消费场景。”骆琦举例说明,在用户购买洗衣粉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可以拓展至整个房屋清洁服务,结合本地生活服务提供关联性更强的优惠活动。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数据显示,36%的中小企业认为渠道变革是主要挑战,26%的企业难以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对于中小企业如何穿越经济周期,从“网红”走向“长红”,尼尔森IQ亚太区新兴业务负责人赵亭建议,仍要从快消市场核心的“人、货、场”三要素出发。
“首先,精准理解消费者需求,其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力,最后,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渠道。”赵亭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中小企业需要聚焦核心竞争力,深耕垂直赛道,持续创新并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利用AI技术,但关键在于建立数据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AI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洞察市场趋势,发现商业机会,实现更精准的消费者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