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位于重庆垫江县的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记者在加工中心看到,2条全自动种子加工生产线全速运转,一粒粒油菜种子经过拌和、精选、包衣、静置成膜等工序后,被分装成不同规格的成品等待装箱发货。“今年,公司已加工包装100万公斤油菜种子,销量同比增长约15%。”中一种业加工中心负责人毕勇说。
中一种业是一家集油菜、水稻、玉米种子“育繁推”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持续增强现代化育种研发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成果转化,一粒粒良种从实验室奔向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袤田野。
切片采样、提取种子孢子、编码记录……在中一种业的育种实验室里,油菜研发中心技术人员韩梅正在对种子进行取样观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通过自主创新选育出一粒兼具优质、高产、抗病的好种子,是公司多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韩梅告诉记者,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重庆等地,高温、寡照等不利因素一度制约油菜生长。为培育耐高温、耐阴雨寡照的油菜新品种,公司组建专门研发团队,历经10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寡照区高油高产稳产育种技术,建立高含油油菜快速育种体系,破解高温、寡照条件下冬油菜产量和含油量同时提升的难题。
中一种业成功培育出7个“庆油”系列油菜新品种,其中“庆油3号”油菜品种的含油量达50%左右,连续4年入选国家油菜主导品种。含油量50%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从过去‘三斤菜籽榨一斤油’提升到‘两斤菜籽榨一斤油’。”韩梅说,目前,“庆油”系列油菜品种已覆盖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等国内主要冬油菜产区,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在创新上先行一步,就能拥有发展主动权。近年来,中一种业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10%投入科研,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并协同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校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建成国家级耐热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垫江)、重庆市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育成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
在中一种业玉米研发中心技术专家张采波的办公桌上,厚厚的笔记本里记录着上万份玉米材料数据。“农作物育种没有捷径可走,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8年时间甚至更长。”张采波告诉记者,研发团队每年要从海量的材料中组配5000多个玉米杂交组合,再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组合参加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成功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截至目前,研发团队已选育出20多个玉米品种,推广至20多个省区市。
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中一种业不断强化产业引领作用。近年来,公司与垫江县持续深化县企合作,联合开发垫江县水稻智慧制种平台,服务全县生产主体“云端”掌握农情、种子产量、病虫害防控等产业信息。在中一种业带动下,垫江县建成水稻制种基地4.7万亩、油菜制种基地2.2万亩,培育制种合作社65家,种业强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如今,中一种业在国内外建成种子生产基地3万余亩,良种推广面积累计达2.5亿亩。“我们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现代种业源头创新能力,依托数智力量提升加工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中一种业董事长黄桃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