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能搞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事情,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则要久久为功。因此,对于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来说,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在一定阶段,打攻坚战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攻坚的主要出发点在于解决影响当前和长远的突出问题。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找准影响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把那些可能积弊成疴,将来解决的难度更大、代价更高、后果更严重的问题找出来。要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当地实际,分清哪些是“必答题”,哪些是“可选题”,破除“建设与治理只能选其一”的思维误区,克服“重面子,轻里子”的形式主义。
城市更新是当前城市建设打好攻坚战的主要着力点。一方面要以当快则快、抓好当下的理念,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老旧小区应改尽改,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另一方面要借助城市更新的契机,加快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结构功能的系统集成,特别是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建设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高效协同。
城市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因此,在打好攻坚战的同时还要打好持久战。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持久推进城市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合理布局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居住、出行、教育、医疗等日常生活需求,无论是城市公园建设等“锦上添花”的事情,还是旧城改造等攻坚领域,都要把更多、更优的资源留给人民群众。
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打好城市建设持久战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靠“归大堆”“摊大饼”,是干不出现代化城市群的。新时代的城市建设必须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革新城市发展的理念、动力和方法,革除“摊大饼”式的旧式思维,树立精耕细作的新理念,在产业布局、生态保护、交通设施等方面,多一些着眼长远、通盘考虑和稳慎推进,少搞一些“运动式”落实,少留一些烂尾工程。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