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五谷丰登。广袤的田野上,棉花洁白如雪,苹果压弯枝头,红枣晶莹圆润,花生破土而出,油菜花海翻涌后籽粒饱满,糖料蔗林在南方阳光下茁壮成长……这是一年中最令人喜悦的丰收图景。然而,丰收的果实能否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谷贱伤农”“果丰价跌”如同悬在农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常冲淡丰收的喜悦。
一场金融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这个问号消除了。2016年,“保险+期货”这一创新金融模式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到广袤乡村。同一年,郑商所秉持“充分论证、稳妥实施”的原则,在棉花与白糖品种上启动了首批6个“保险+期货”项目。弹指一挥间,今年郑商所“保险+期货”已走过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是“保险+期货”探索的十年、优化的十年,更是成效卓著的十年。它用金融笔触悄然改写了?多农户的收入曲线,让丰收的喜悦更加纯粹、踏实。
“有了红枣‘保险+期货’,我们枣农再也不怕价格下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也尔村的阿娜古丽·买买提开心地说。
期货日报记者在麦盖提县广泛调研后发现,这句话早已经成为当地枣农的口头禅。
从“靠天吃饭”到“风险兜底”
红枣作为麦盖提县的经济支柱,也是众多少数民族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价格波动时常让枣农饱尝“枣贱伤农”的苦涩。转机出现在2020年,郑商所“保险+期货”项目的到来,为这片沙漠绿洲带来了金融“稳定剂”。
在郑商所的支持和引导下,麦盖提县的红枣“保险+期货”项目规模逐年扩大,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申银万国期货、中泰期货、宏源期货等机构加入后,项目不断创新升级。以2023年为例,麦盖提县的红枣项目成为郑商所支持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单一品种“保险+期货”项目,并荣获全球减贫案例等荣誉。截至2024年,该项目已累计惠及农户1.94万余户次,覆盖红枣现货13.64万吨,承保货值在16.57亿元。
在这个过程中,麦盖提县的红枣“保险+期货”项目不断升级迭代,覆盖种植、采收全流程,形成了“保险+期货+订单+信贷+N”的创新模式。2024年,当地枣农不仅获得保险理赔款1550余万元,折合每吨380元,还能通过“二次点价+订单收购”的模式,在期货公司专业指导下选择最优销售时机,额外获得收益。
申银万国期货董事长尚恒告诉记者,申银万国期货连续五年开展麦盖提县红枣“保险+期货”项目,并连续三年在项目中试点“保险+期货+订单收购+信贷+N”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模式。2024年,在传统“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当地枣农通过“二次点价+订单收购”的模式,提前锁定销售价格,并获得了售后因价格上涨带来的额外收益,约107.6元/吨。此外,申银万国期货还协助枣农以保单和订单向银行申请农资贷款,缓解生产资金压力,形成了“金融扶持—产业升级—稳产增收”的良性循环。麦盖提县的成功实践,正是郑商所“保险+期货”十年成效的缩影。
“丰产”与“丰收”同频共振
丰收节,是庆祝硕果累累的时刻,更是展望美好生活的节点。十年耕耘,郑商所“保险+期货”项目为丰收节注入了深刻内涵——它不仅是物质成果的丰收,也是金融支农创新模式的丰收,更是农民安全感和获得感的丰收。
华泰期货总经理助理贾中萍告诉记者,正阳县作为花生种植核心区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70万亩左右。在引入“保险+期货”模式之前,当地的花生种植户主要是依赖传统的种植保险来抵御自然灾害等风险,这种保险侧重保障作物的产量。然而,在一些丰收年,尽管产量喜人,但市场价格波动却可能导致农户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保险+期货”模式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产量保险的不足,有效为花生价格波动提供了保障。多年来,正阳县在花生种植风险管理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增强了种植户抵御价格波动的能力,也促进了当地花生产业发展。
陕西延长县张家滩镇于家村村民卫尚锋告诉记者,参与苹果“保险+期货”,是果农学习市场风险管理知识的过程。果农通过了解期货市场和保险条款,逐渐掌握了间接运用金融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的方法,切实提升了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保险+期货”使果农与市场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保险+期货”可以让农户更从容地安排生产计划,更积极地投入现代化种植技术,即便市场风云变幻,也有一个托底保障。对许多将特色农产品作为经济命脉的县域而言,“保险+期货”犹如产业发展的“压舱石”,降低了价格波动对产业规模的冲击,吸引更多资源投入,促进了当地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提升。同时,它通过市场化机制将部分传统补贴转化为更有效率的风险保障,切实提升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源的使用效能。
续写期货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十年磨一剑,赢得梅花香。随着更多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以及“保险+期货”模式的持续优化、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保险+期货”必将焕发更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尚恒告诉记者,未来申银万国期货将积极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源,继续优化、创新和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别是普惠金融篇,积极履行国有企业职责,打好“金融+帮扶”的“组合拳”。
“我们连续多年在延长县开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同时,为更好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的功能,我们还不断拓展‘期货+’模式,通过教育帮扶、消费帮扶、建设‘美丽果园’、组织期货交割、创新开展‘订单+期货’、承办苹果节和发展论坛、组织乡村振兴公益直播、扶持文化产业等模式,以及引入‘定心丸’公益基金项目,在深度和广度上为延长县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供助力。”长江期货总裁张帆说。
金融活水,润泽沃土;期货工具,守护丰年。在这条用金融创新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郑商所及其合作伙伴们将继续坚定前行,为描绘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贡献更多的期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