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金灿灿的稻谷,黄土高坡红彤彤的苹果,天山脚下白皑皑的棉花,东北大地黄澄澄的玉米……金秋时节,祖国大地从南到北渐次铺展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我们如期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也是全民乐享丰收喜悦的盛会。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金秋消费季活动尤其受城乡居民欢迎。金秋消费季开展多年来,已累计带动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成为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愈发凸显。乡村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今年的丰收节把有力有效提振城乡消费作为重点内容。8年来,丰收节已成为展示山村优品的大平台、撬动城乡消费的重要支点。
丰收节的节庆效应为何显著?其一,情感共鸣。丰收节具有全国节庆的仪式感,能够激发城乡消费者的共情与参与。其二,场景创新。各地把直播间搬进稻田、渔船、果园,压缩“产供销”环节,让直观的视觉冲击能够转化为购买行为。下一步,还应扩大丰收节的综合效应,让节庆动能持续渗透到消费各环节,释放更大潜能。
创新供需对接,有效激发潜能。要广泛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活动,实现惠农助农与消费升级双赢。一是把丰收元素嵌入城市日常消费,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促进城乡消费联动。二是用好技术手段,助农产品出山。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帮助优质、小众的农产品对接全国市场。三是拿出“真金白银”,降低消费门槛。近年来,多地联合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推出农产品消费券、丰收券,有效撬动了消费。
扩大丰收节内涵,实现产业融合。近年来,丰收节节庆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各地通过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等方式实现区域农产品出村。今年的金秋消费季活动发起部门新增加文化和旅游部,让消费从单纯的“买”,拓展到“赏、玩、学、创”。下一步,还应以创新举措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与工业制造、文体旅教等相融,激活消费新动能。
促进节庆联动,形成消费热点。每年的丰收节固定设在秋分节气,与国庆节、中秋节等假期前后连接,容易形成消费热点。要充分利用节庆效应,加快培育节庆市场,承接流量和热度,力争实现以节兴商、以节聚势,推动农产品消费升级。一方面,注重“联动”,促进丰收节与本地已有的各类农事节庆等活动有效衔接。另一方面,顺势“育新”,通过打造诸如“农货节”“山货节”接力“丰收节”,持续拉动农产品销售,让丰收的消费热度“不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