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堂食外卖店用冷凝水泡发粉丝”“数家无堂食外卖店显示同一地址”……近期曝光的一些乱象,把无堂食外卖的安全隐患置于广大消费者面前。如何有效破解食品安全隐患、重塑消费者信任,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
无堂食外卖,顾名思义,是一种仅通过网络平台接单、专攻外卖业务的经营模式。其优势显而易见。对创业者而言,无需选址黄金地段、不必装修就餐区域,大幅降低了创业门槛和运营成本。对消费者来说,集中处理线上订单使备餐流程更为高效,出餐和送达速度明显提升。这一模式本是对传统餐饮业态的创新补充,可这种模式的固有缺陷——缺乏透明度和监管,容易使其在安全和卫生方面滋生“病灶”。
让消费者点得放心、安心,政府的标准制定与监管创新是破局的关键。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重庆推出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构建起覆盖准入、加工、配送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浙江杭州实施《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管理规范》,推行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组团式管理模式;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聘请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通过骑手“随手拍”形式,及时上报食品安全问题线索,助力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此外,也可通过建立商户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定期公示“红黑榜”等措施,形成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
外卖平台的主体责任不可或缺。作为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关键环节,平台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对商家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商家合法合规经营;另一方面应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预警系统,对问题商家进行精准识别,例如对收到大量食品安全投诉的商家进行标记或限流,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
商家的自律与诚信是赢得信任的根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商家必须坚守底线,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主动拥抱“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将后厨直播作为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投资”。主动公开食材储存、清洗、加工和打包全过程,让食品制作过程“透明化”,接受消费者监督。此外,全面规范使用“食安封签”,防止食品在配送过程中被污染,从细节处体现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无堂食外卖”赢得消费者信任非一日之功,要形成“政府推行标准、平台尽责管理、商户规范操作”的多元共治生态。只有消费者能够“看得明白、点得放心”,无堂食外卖才能真正摆脱信任危机,实现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