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西门子以“数实融合,新智增长”为主题亮相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会议现场,西门子与至顶智库联合发布《2025工业智能体趋势展望报告》,带来智能体落地制造业现状的最新洞察。同时,西门子还展示了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的首个试点应用——中科摩通EMB智能装配设备,彰显工业AI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量化价值;发布10余款软、硬件产品新品,进一步夯实工业AI落地的系统能力。

上证报记者宋薇萍摄
据介绍,《2025工业智能体趋势展望报告》通过对200家工业企业展开深度调研发现,43%的企业尚未部署工业智能体,这表明近半数企业在工业智能体的应用上尚处于观望状态,或许是由于对新技术的了解不足、担心部署成本过高,又或是缺乏合适的应用场景。计划部署工业智能体的企业占比25%,初步部署工业智能体且在少量场景应用的企业占比24%,而广泛部署工业智能体且在较多场景应用的企业占比仅8%,显示出目前在工业智能体应用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还是少数。
报告认为,企业部署工业智能体的三大堵点主要表现为: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和技术成熟度不足。此外,企业在考虑是否应用工业智能体时,还普遍将稳定性与可靠性作为核心考量。
基于上述研判,西门子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和生态布局为工业AI落地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借力工博会舞台,展出了“钻耀之心”2.0版本,展示了一系列系统化解决方案。工博会现场,西门子携手中科摩通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正式揭幕。该设备是西门子生成式工业人工智能助手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市场的首次试点应用。据介绍,结合西门子标准化解决方案及机器人库,Industrial Copilot助力中科摩通将程序开发时间减少30%,产线现场调试周期缩短30%,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充分证明了工业AI在复杂制造环境中的真实价值。
“工业AI的真正落地,始于对需求场景的精准捕捉,成于将技术、数据与行业机理深度融合。”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在工博会期间表示,“这正是西门子的优势所在——以深度行业know-how唤醒沉睡数据,携手生态创新伙伴,助力万千中国工业企业收获工业AI的真价值、真效益。”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在媒体采访环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一个工业从业者来说,数据的获得、数据的治理是其实现“AI+工业化”时必须面临的挑战。“我们的经验就是从低到高进阶,在公司全员普及‘工业+数据+AI’的跨学科知识和意识,发动全员去探索、去实践。例如,西门子成都工厂,AI已应用于质量检测、物品分拣、物流以及向供应商下订单等。”
在工博会现场,西门子全景呈现了其全栈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打通IT与OT之间的壁垒,让数据在企业产品、生产、运营、决策等各个环节自由流动。海量高质量工业数据,为工业AI的精准训练提供了 “语料”。西门子产品家族的最新成员也亮相工博会,十余款新品进一步夯实软硬件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