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4 11:06:20 股吧网页版
债市空头情绪再起,政策托底而非强刺激,静待10月四中全会 | 债圈大家说09.23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AI摘要:债市短期缺乏下行催化剂,超长债配置价值显现但流动性成关键约束;922会议明确政策以稳为主,货币宽松有限、侧重财政配合,降息概率低;924新政周年存款搬家效应持续,定存活期化支撑股市流动性,风险偏好驱动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数据来源:Choice)

  行情回顾:截至昨日18点,利率市场收益率多数上行,1Y国债上行0.51bp至1.35%,3Y国债上行1bp至1.43%,5Y国债上行1.5bp至1.59%,10Y国债上行1.05bp至1.80%,30Y国债上行1.6bp至2.10%,10Y国开上行1.45bp至1.94%。信用市场收益率多数上行,2Y期AAA信用债上行2.5bp至1.85%,3Y期AAA信用债上行0.5bp至1.92%,5Y期AAA信用债上行3.75bp至2.18%。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昨日收盘报471点,收跌0.18%。

  1、市场下行缺乏催化剂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

  当前超长债期限利差已经显著偏离拟合值,显示超长债存在一定程度超跌,利差继续上升空间有限,超长债具有配置价值。对超长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流动性,只要流动性未出现明显的下降,利差就难以回到2024年之前水平。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整体来看,当前债市仍处于多空交织的混沌时刻。一方面,逐渐稳定的资金面,成为多头信心的“压舱石”,而另一方面,公募债基赎回新规最终影响依然未知,市场风险偏好也还位于高位,空头情绪不减。策略上建议偏防守,继续等待央行买债和公募销售新规落地,博弈超调之后的波段机会。

  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我们认为风险尚未解除,年内仍有调整空间,上限可能并不止步于1.8%。当然关键点位下,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导致点位始终有一定支撑,但预期总有落地或落空的时刻,那么此时可能是预期反复交易后的利好出尽,或是利空落地的支撑打破。

  第一创业证券固收组

  短期内债市受到多方面制约,债市买入动力不足。市场对央行买债预期较高。央行启动并调整14天期逆回购,保障跨季资金需求,对资金面较为呵护。长端存在不确定性,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对债基等产品影响明显,市场担忧赎回影响。中期来看,本轮债市调整已经有一段时间,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也不大,存在一定配置价值,但市场下行缺乏催化剂,等待央行进一步宽松。

  2、922会议落地

  国泰海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唐元懋

  我们认为尽管当下央行对银行间流动性偏呵护,但并不等于货币政策在边际上会更宽松。年内政策重点可能仍在“释放政策效应”,而非加力托底。即使有增量刺激,新推出的政策组合也可能是“财政主导+货币配合”,对债市难言利好。尤其是对于政策利率降息,我们认为除非有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或者汇率快速升值等特殊情况,年内再次落地降息的概率偏低。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

  对政策力度的认识:托底而非强刺激,仍是稳增长兼顾防风险。我们认为,当前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思路仍然是托底,而非强刺激,不会用风险扩散来换取经济增速、不会牺牲质量来换取数量。这也是因为当前经济基本面没有到需要强刺激的地步,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在4.7%-4.9%,前三季度累计为5.1%左右。假设按三季度增长4.8%算,四季度只要高于4.5%,全年就能达到5.0%左右,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目标。去年底,新华社发文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不是简单以GDP论英雄”、“经过努力,在5%的左一点或是右一点,都可以接受”,也反映出重视高质量发展的态度。

  华创证券投资部

  潘行长明确表示,本次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进一步沟通。整体没有什么超预期信息,打消了债市对于去年“924”行情重现的担忧。此外,吴主席提及股市时特别指出沪指年化波动率下降、“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或指向监管有意压制股市快速上涨、夯实市场“慢牛”基础。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

  发布会的内容较为符合我们的预期,并不存在所谓的预期落空,央行的态度至少可以认为会在流动性上支持债市,在这种情况下除非看到基本面数据明显好转否则债市调整空间有限,从支撑四季度经济表现的角度出发,偏好于认为四季度有增量财政政策出台,此时货币政策会从数量角度进行配合。至于国债买卖,考虑到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四季度政府债净融资量远小于2024年同期,我们认为年内即使重启也是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操作规模。

  3、924新政一周年

  第一财经

  一轮牛市中最为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就是买到翻倍股。本轮牛市以来,已有千余只股票实现翻倍。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22日(下称“期间”),全市场共计1508只股股价翻倍,仅从概率而言,在每三只股票中选一只并持有至今,只要运气别太差,都有概率股价翻倍。

  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银行分析师林英奇

  存款搬家步伐略有放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由于上半年财政和信贷货币投放较为前置,下半年存款创造“后劲”略显不足;其次,股市上涨后投资者分歧也在加大,存款向非银部门账户迁移速度减慢;最后,出口放缓的背景下结汇资金回流步伐也在放缓。另外,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央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也出现下降的迹象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

  从一般性存款向非银存款转化的贡献看,居民和企业存款“搬家”和银行同业业务共同推动非银存款增加,从存款“搬家”驱动看,居民部门定期存款或是2025年7月至8月“资金入市”的主力,2025年以来存款“搬家”更多表现为定期存款“活期化”,并且2025年至2026年定期存款仍处于活期化高峰期,存款资金的具体流向还取决于风险偏好的变化,若股票市场赚钱效应继续提升,偏股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收益率相比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继续提升,定期存款“活期化”或推动资金增配权益类资产,带动股市流动性进一步向好。

  国信证券首席非银分析师孔祥

  存款搬家形成了本轮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共识,也是924以来市场行情发动的重要引擎。2024年以来,一方面存款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2025年6月存款利率下调后,居民存款再定价全面低于2.0%,另一方面包括权益、债券、Reits等风险资产形成了一块块洼地,“富贵险中求”,居民存款搬家涌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