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4 15:59:01 股吧网页版
七成浮盈、最高回报超10倍 机构溢价争抢港股IPO基石份额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王方然

  企业原计划提供的认购额度,是占IPO新股发行量40%的股份,但想参与的基石投资资金规模,已经达到计划额度的3倍以上。港股IPO的基石投资,正在从乏人问津,转向溢价争抢。

  最新的例子是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通过港交所聆讯后,该公司9月22日开启港交所上市招股,并引入了三家基石投资人,

  这只是港股基石投资热的一个缩影。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基石投资者参与度呈现井喷式增长,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获5.35名基石投资者“护航”,这一数值较去年同期的1.37名激增近290%,部分项目基石额度获资金超额三倍认购。

  外资机构、上市公司、头部投资机构等诸多机构,是基石投资热的主要推动力量。驱动这一结构性转变的核心逻辑,在于投资回报率的根本性改善。数据显示,超77%的基石投资者账面浮盈,创新药企及新消费龙头则成为收益引擎,部分项目为基石投资者带来了逾十倍的投资回报。显著的赚钱效应,彻底扭转了此前因流动性担忧而致的观望情绪,基石投资从“风险包袱”转变为“核心资产配置”的关键一环。

  从乏人问津到溢价抢筹

  根据博泰车联披露,此次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为10.67亿港元,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Huangshan SP、Smart Ventures Limited等三家基石投资人,合计认购4.66亿港元,占比超40%。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今年新上市的54家港股公司,共引入了吸引289名基石投资者,平均每家公司5.35位基石投资者。

  与之对比,去年同期有30家公司上市,仅出现了41家基石投资者,平均每家公司仅有约1.37家基石投资者。

  从结构上看,大型IPO项目尤其受到资本追捧。宁德时代(01207.HK)港股上市时,吸引了中石化、高瓴资本、科威特投资局、高毅资产、瑞银、橡树资本、中国太保、泰康保险、博裕资本、景林资产等多达23家基石投资者“撑腰”,认购金额合计203.71亿港元,占募资总额的66%。此外,劲方医药-B(02595.HK)、三花智控(02050.HK)、映恩生物-B(09606.HK)的基石投资者数量也均超15家,分别为19家、17家、15家。

  更多潜在上市项目,也吸引着基石投资者的目光。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8月份曾公开表示,该所推出“科企专线”以来,一共新增了50家18A和18C公司的申请。Wind数据显示,目前,18A板块正在等待通过聆讯上市的公司,至少达到20家。

  基石投资者往往承诺以IPO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股份,并在上市后至少锁定6个月。这也意味着,基石投资人需要承受发行价未知和半年锁定期两大风险。

  华南一名投资人说,过去港股流动性不足、破发率高,机构参与基石投资的意愿普遍偏低,甚至导致部分拟上市企业暂缓IPO进程。即便在今年初,机构对创新药等赛道仍持审慎态度。

  眼下,这一局面已彻底扭转。一名中资投行人士称,某公司原计划给基石投资者的额度是40%,现在想参与的资金已经超额3倍了,“抢得太凶”,只能设置较高的资金门槛,有些机构甚至愿意谈判,还不惜溢价抢筹。

  新力量入场

  基石投资者群体的扩容,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反映在结构多元化方面。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参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已经跃升至289家。其中,新增力量主要来自专业投资机构、上市公司两类市场主体。

  回顾2023年,地方出资平台曾是新兴力量。根据第一财经此前统计,当年有23家地方背景基石投资者参与14家公司的IPO,主要聚焦于智能汽车、新能源、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偏好与本地产业或招商战略协同的项目。

  而今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市场化基金与上市公司大举入场。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93家基金/投资机构(含复投)共计出资302.06亿港元,占基石总金额的比例约为66.82%,成为绝对主力。

  仅看今年大型IPO,就汇聚了多家知名机构。高瓴资本连续成为蜜雪集团(02097.HK)、宁德时代、恒瑞医药(600276.HK)、海天味业(03288.HK)等基石投资人;红杉中国也出现在蜜雪集团、海天味业等公司的基石名单里。

  从单笔投资来看,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GIC及施罗德的单笔投资均超过10亿港元,主要投资对象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及三花智控;其中科威特投资局单笔投资为38.76亿港元,均投向了宁德时代;高瓴资本则有两笔超10亿港元的投资,分别投向海天味业、宁德时代,投资金额27.46亿、15.5亿港元;GIC和施罗德则分别向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投资了20.77亿、11.14亿港元。

图表,

  外资整体参与度尤为突出。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外资作为重要的基石投资者参与港股 IPO,已累计认购超过 210 亿港元,占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半数。在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的大背景下,对外资在中国资产进行分散性配置的需求上升。

  同时,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有36家上市公司(不含复投)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涉及21家IPO项目,累计投资金额为93.53亿港元,占基石总金额的比例约为20.69%。中国石化、邮储银行、美团、招金矿业、中国太保、厦门象屿等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均参与其中。

  回报最高超10倍

  市场态度发生根本性逆转的核心动力,在于基石投资的显著赚钱效应。可观的回报率,已成为吸引各类资本涌入的最大引力。

  以腾讯为例,choice数据显示,一年多来,该企业控制的投资机构,共参与了3次基石轮投资。

  2024年6月,老铺黄金(06181.HK)以40.5港元/股的发行价登陆港交所,腾讯通过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下称“Huang River”)认购675.1万股。截至9月23日,老铺黄金的收盘价为712.5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66%。粗略估算,仅该笔投资,腾讯账面浮盈就超过45亿港元。

  Huang River今年参与了古茗的基石轮投资,认购2500万美元(约1.95亿港元),约占全球发售股份的13.19%。截至9月23日,古茗(01364.HK)总市值超530亿港元,较IPO当日翻倍。粗略估算,腾讯账面应也有不少浮盈。

  整体上来看,基石投资者的也是“赚多亏少”。Choice数据显示,年内54家引入基石投资者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有42家当前市价高于基石投资者的平均认购价,占比高达77.8%,意味着超七成的基石投资者目前账面浮盈;出现亏损的项目为12家。

  盈利项目呈现出明显的板块特征。创新药企成为回报最高的领域。例如,药捷安康-B(02617.HK)9月23日收盘价为165.1元,较认购价涨幅超10倍。映恩生物-B(09606.HK)、中慧生物-B(02627.HK)、派格生物医药-B(02565.HK)的基石投资者,也将获得超过2.5倍的回报。涨幅第二梯队则为科技、消费类企业,行业中的蜜雪集团、古茗、赤峰黄金(06693.HK),目前的最新股价,也较基石投资者认购价上涨超过100%。

表格AI

  当然,市场并非全无风险。Choice数据显示,海螺材料科技(02560.HK)、手回集团(02621.HK)等12家上市公司最新收盘价已低于基石投资者认购的平均价。

表格AI

  正是在赚钱效应推动,多家基石投资者进行复投。Choice数据显示,参与基石投资数量最多的机构,是UBS Asset Management(Singapore)Ltd.,共计7次参与,投资对向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IFBH及布鲁可;富国基金、景林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共参与8次基石投资,参投的项目也多集中在几家A+H公司及消费股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