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4 18:38:50 股吧网页版
网购10瓶汾酒竟掺俩空瓶!平台回应:小概率事件 退款补偿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随着中秋、国庆临近,白酒市场逐渐进入传统旺季,深圳消费者刘女士网购一批白酒,计划在近期招待朋友。然后在宴请朋友时,却让她在饭桌上陷入极大尴尬:她在京东白酒专营区购买的10瓶汾酒中,竟有两瓶是“空瓶”。

  饭桌上招待朋友现空瓶酒消费者:极其尴尬

  9月16日,刘女士在京东白酒专营区购买了10瓶850ml汾酒集团青花30大兰花清香型白酒,总价11860元,计划在近期招待朋友。9月19日,她约上客户准备品鉴,当她在饭桌上开封后却遭遇“砸场面”的尴尬:“服务员开封后怎么也倒不出来酒时,我们几个人都懵了,上千元竟然买了个空瓶。”刘女士随后检查其他9瓶刚购买的汾酒,发现还有一瓶未开封的汾酒同样为空瓶。

  刘女士在饭桌上打开的汾酒,瓶内没有任何酒水。

  空瓶汾酒外包装。

  “我买了几十年酒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刘女士随后将问题反映给平台客服。但售后过程并不顺利。她称与客服聊三天,但客服多次回复滞后,且最终仅同意退回未开封的空瓶酒,而开封后的“空瓶”则不在退赔范围。这一处理结果令她无法接受,并向消协和媒体进一步投诉。

  刘女士告诉记者:“这根本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消费欺诈行为。平台必须道歉并按退一赔十赔偿。” 她强调,若在中秋、国庆送礼期间客户收到空瓶酒,她无法想象客户对她会有何种看法。

  “我是信任京东才在其平台下单,但到现在仍没有说明事故原因,也没有道歉,平台只想息事宁人。”刘女士质疑,平台是否存在供应链管理不严甚至“内部调包”的风险。她要求京东提供完整的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打包、称重、发货全流程,以确认酒瓶在发货时是否为满瓶。

  刘女士称与客服了三天,但客服多次回复滞后,且最终仅同意退回未开封的空瓶酒,而开封后的“空瓶”则不在退赔范围。

  京东回应:小概率事件对客户“退款+补偿”遭拒

  记者就此联系京东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京东表示,平台已成立处理小组对该事件展开调查。京东方面称,平台对白酒类商品的进货和供应链环节设有严格审核机制,但不排除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小概率问题。

  对于刘女士的遭遇,京东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退还两瓶问题酒的货款,并额外支付5000元作为补偿。但该方案遭到刘女士拒绝,她坚持要求对整单10瓶酒执行“退一赔十”。

  京东回应称:“消费者要求的赔偿已超出合理范围,但平台已尽最大努力提供补偿。”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炳佳表示,赔偿标准需视问题性质认定:若属消费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少于500元;若涉及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可要求“价款十倍”或“三倍损失”的赔偿,二者取高,且不少于1000元。

  朱律师指出,本案关键在于认定“空瓶”问题是源于生产环节的技术瑕疵,还是销售环节的欺诈行为。如果证实商家明知为空瓶仍销售,消费者有权主张更高标准赔偿。

  公开资料显示,汾酒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清香型白酒品牌,该公司总部位于山西汾阳杏花村,是国有控股企业,1994年在上交所上市(山西汾酒 SH 600809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汾酒、竹叶青酒及其系列酒的生产、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酒类销售99.63%,其他0.37%。

  财报显示,2024年山西汾酒实现营收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位列A股白酒企业第三。但与此前连续两年超20%增速相比,2024年的业绩明显放缓,第四季度营收甚至出现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截至2025年9月24日收盘,报收194.61元,微涨0.41%,总市值2374亿元。

  记者尝试联系联系了汾酒生产厂家——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该批次汾酒生产情况,但截至发稿时,相关客服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厂家可联系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做进一步回应。

  刘女士直言:“汾酒是国有品牌,更应对消费者负责。我是基于信任才选择了汾酒和京东,但现在两方都需要给出明确解释。”

  电商消费投诉居高不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刘女士的白酒“空瓶”遭遇并非孤例。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消费者投诉在电商领域最为集中。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度消费投诉数据分析报告》,电商行业投诉量连续位居首位。2024年电商行业投诉总量达662,380件,占总投诉量的45.50%,同比增长45.32%。在细分品类中,酒类商品整体投诉比例相对较低。不过,从消费者个案来看,酒类商品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涉及送礼、宴请等社交场景,影响更为直接。

  此前,京东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当季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来同比增速新高。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同期,京东实现净利润17.68亿元。业内人士指出,业绩数据一方面反映出京东在电商竞争中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在全行业较高客诉率的背景下,也提醒平台在供应链管理和售后响应上仍有改进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