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场围绕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健康成长的思想碰撞正在展开。
在《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新书发布暨青少年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正在如火如荼地探讨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
蓝皮书的发布不仅是学界和政策层面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与教育实践者展示探索路径的窗口。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的发言中,一位科技企业家兼教育创新推动者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豆神教育集团副总裁 CTO阎鹏。
“大家上午好,我是豆神教育的阎鹏。”他在演讲中一开口便引来台下的期待,作为一家深耕大语文教育17年的企业管理者,阎鹏带来的并非单纯的产品介绍, 而是一份关于AI如何与教育深度结合的思考。当被问到为什么要用时下大家正在关心的预制菜问题来比喻教育时,阎鹏笑了:“我知道这听上去有点跳脱,但其实这个比喻很贴切。”在他看来,教育和饮食一样都面临一个现实矛盾:一边是社会对高质量的强烈追求;另一边是成本和规模的压力。“我们以前所谓的‘预制化教育’就像预制菜,把标准化的课程和知识提前打包,分发到不同的学校和学生,这样解决了部分供给问题,但质量更新速度慢,针对性差,也无法满足孩子真正的个性需求。”
“今天人工智能给了我们新的答案,” 阎鹏直言,“我们正在走向‘现场可计算教育’ 就像你在餐厅能现点现做,AI让教育不再只是统一的预设,而是可以实时根据孩子的学情生成指导,甚至在孩子灵感闪现的一瞬间,AI能接得住,还能顺势引导。”

AI教育的三层架构:安全与个性兼顾
谈到技术层面,阎鹏语速加快,显然这是他最熟悉也最兴奋的话题:“我们把整个教育AI系统设计成三层结构。” 他伸出三根手指比划:“第一层是数据层。确保安全可靠,通过专家校对过的知识图谱来避免大模型的幻觉,保证信息准确性和来源性;第二层是长期记忆。能够为孩子建立个性化的学情档案,独一无二,也保护隐私;第三层是多智能体系统。让不同的AI角色分工明确,就像一个班级里老师、学伴、辅导员各司其职,这样家长的压力就不会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他强调, 这种架构的价值在于既不牺牲教育公平,也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AI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才是关键,我们要做的是一套对人的人工智能,而不是只对事的解答机器。”他说。
从案例到实践:AI如何“教会孩子思考”
在演讲中,阎鹏展示了豆神教育的几个落地案例:“比如作文指导,过去很多孩子会直接去网上搜范文,结果写出来千篇一律。AI可以换一种方式,它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给孩子,而是循循善诱地问:你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你能不能把思路先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一步步帮孩子理清行文逻辑。”阎鹏举例时眼神中带着兴奋,“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学到的不仅是写一篇作文的技巧,更是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问题,这是我们特别看重的授人以渔的价值。”
在论坛现场展示的视频中,有一个真实学生与AI学伴互动的片段:孩子抛出问题后,AI老师并没有立即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反问启发,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到结论。
“教育最打动人的地方从来不是标准答案,而是顿悟的瞬间。”阎鹏总结道,“AI如果能帮助孩子多经历这样的瞬间,就是巨大的价值。”
打造“场域教学”:AI让课堂成为沉浸式体验
除了个性化辅导,阎鹏还对未来课堂场景充满想象:“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课堂模式,不再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是把课堂变成一个场域。”他解释说:“通过AI生成内容,再结合AR和VR技术,孩子们可以在学习古诗文时进入一个沉浸式的环境。”
在现场播放的案例中,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制作成动画,学生可以和AI角色互动,甚至编写后续剧情。 “孩子们说,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看这样的‘动画片’?其实他们已经在学习文学知识了。” 阎鹏笑着分享。
他坦言,这样的尝试刚刚起步,但反馈非常积极:“我们要让孩子觉得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创造的乐趣,这是AI带来的最大可能性”。
在演讲的最后,阎鹏谈到了更宏观的层面:“教育公平是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在城乡差距明显的情况下,AI能做的就是把高质量资源快速送到更多孩子身边,这是我们企业的责任。”
他还特别提到,豆神教育推出的“豆神AI”目前已在手机和平板上免费开放使用 。“我们希望这不是一款只属于城市孩子的工具,而是真正能为全国的中小学生服务的教育产品。”
“AI不是要取代教师,而是给教师和学生都多一份支持。” 阎鹏语气坚定,“未来最理想的教育,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陪伴,但AI可以帮我们把这种交流延伸到更多孩子身边。”
在论坛上,阎鹏的演讲让人看到AI教育的另一面: 它不是冷冰冰的算法堆砌,而是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创新。从“预制化”到“可计算” 、从“答案”到“思考”,豆神教育的探索为教育公平和个性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正如阎鹏所说:“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完美答案,而是有人在他们灵感闪现的时候能接得住,并陪他们走下去,AI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