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4日电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发布会暨公共财政与债务可持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21年首次出版即获得了“优秀新皮书奖”。2025年是地方债蓝皮书系列问世五周年,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地方债全面自发自还”实施十周年,同时也是“一揽子化债”方案提出两周年。五年来,地方债蓝皮书作为我国地方债市场发展历史的记录者和思考者,系统剖析了期间地方债市场运行的核心逻辑与发展内涵,持续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和政策参考。
这五年,地方政府债券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迎接机遇、直面挑战的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发展完善,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功能不断深化、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充分发挥了稳增长、保民生、补短板、促基建、助化债的作用。截至202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存量规模已近50万亿元,较2020年末实现翻番,稳居我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且每年新增债务限额屡创新高,有效弥补了地方财政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投向领域最大限度扩围,专项债从2020年重点投向7个领域,到如今已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灵活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化债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从“建制县化债试点”“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到“一揽子化债”“6+4+2化债组合拳”,用于债务化解的地方债以时间换空间,大幅减轻了各地债务压力。此外,我国还陆续出台了地方债“自审自发”、专项债用途调整、地方债穿透式监测、人大监督审查政府债务等一系列贯穿“借-用-管-还”全流程的科学管理机制,坚持地方债高质量发展路径不动摇。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延续既有撰写思路,结合我国宏观经济领域、政府债务领域新动向,全面回顾了2024年地方债市场运行情况,从历史视角总结了地方债务领域政策演化进程,从区域视角、募投领域视角深入剖析了当前地方债发展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地方债助力债务化解、专项债支持稳地产、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市场建设等新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债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据了解,地方债蓝皮书的研创单位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多年来丰富的地方政府评级业务实践及专业的研究团队,中诚信国际持续开展地方债务相关研究,定期开展市场监测分析,自主研发形成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模型、区域风险数据库、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数据库、债务通小程序等多项产品,并出版和编写了《中国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债务分析报告》《走遍城投》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