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项核心专利的突破,到一条智能生产线的建成,再到一个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特色产业”的枝繁叶茂,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
在广东揭阳的不锈钢生产车间里,冷轧生产线日夜轰鸣,订单纷至沓来。企业主们迫切希望扩大产能、推动智能化转型,却往往受限于传统银行的风控逻辑。只看重抵押资产,而难以量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融资难”成为横亘在发展路上的现实困境。
面对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的特色产业与科创实践,银行如何将宏观政策导向转化为切实服务产业集群的创新举措,精准“解渴”企业需求?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进广东揭阳,对当地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展开了实地调研。
特色产业升级面临资金难点
近年来,揭东区立足本地实际,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五金机电产业也在不断提质升级,科技创新含量显著提高。
在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在新厂房建设与设备更新的关键时期,资金支持尤为迫切。然而,揭阳地区的制造企业普遍面临“集体性质房产多、可抵押资产少”的现状,这在传统银行融资模式下成为一个现实难点。
揭西电线电缆协会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电线电缆行业具有“重料轻工”特性,铜、铝等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0%~80%。行业普遍存在订单周期长、回款慢的问题,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房产、土地等传统抵押物,且行业内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难以满足银行授信要求。
除中小微企业之外,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因技术优势近年来进入快速扩张阶段,短期资金需求也出现大幅增长。
润鑫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润鑫实业”)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从事不锈钢冷轧生产,拥有38项专利及3项软件著作权,并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
董事长黄益中在现场向记者展示了一款为国内某大型厂商代工的不锈钢水壶。这款产品外观简洁,但其制造过程需经历多轮硬度、拉伸度等复杂测试,以保障量产时的稳定性。在本地,能够达到这一工艺水平的企业并不多见。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润鑫实业迈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市场需求旺盛,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然而订单激增的同时,扩大产能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也逐渐显现。
数十公里外,广东广润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广润精密”)也面临着类似的“甜蜜烦恼”。近三年财报数据显示,该企业出口订单年复合增长率达25%,但设备周转率已降至1.2次/年,显示出明显的产能瓶颈。目前,广润精密正积极推进新一期智能工厂的建设。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新工厂投产之后,不仅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还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加之近年来海外订单持续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金融如何破题
面对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甜蜜烦恼”,金融机构如何实现更精准的“金融滴灌”,切实破解融资难题?
多家银行正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寻求突破。黄益中向记者表示,近期邮储银行向其企业发放了5000万元科创信用贷款。该笔贷款无须抵押物,显著缓解了公司在业务扩张阶段的资金压力。
邮储银行揭阳市分行营业部负责人介绍,“科创e贷”是面向“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等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专属金融产品。它打破了传统融资模式对抵押物的依赖,具备全线上操作、纯信用授信、随借随还的特点。
与传统银行重点关注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不同,该类创新融资方式深入评估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潜力,将企业的“技术信用”转化为有效的“融资信用”。“技术流”评价模型于2024年正式上线,通过邮储银行搭建的“统一授信平台”对其企业特点,着重考察企业知识产权、科研实力、创新成果等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核心竞争力等重要数据,挖掘成长能力和潜力较强的企业。

(润鑫实业厂房第一财经记者摄)
拿到资金支持的润鑫实业,正在开足马力扩大生产。黄益中表示,企业计划对产线进行全面智能化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生产。“目前年产能为10万~12万吨,两年后我们预计提升到20万吨!”
同样迎来转机的还有广润精密。通过类似的金融服务模式,他们也与邮储银行达成了5000万元的合作意向,涵盖新厂房建设与设备更新,为未来2~3年在揭东开发区的扩张铺平道路。
金融机构的服务正从单一企业延伸至整个园区,近期多家机构积极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主动转变思路,从过去的“项目找资金”转变为“资金主动对接项目”。
邮储银行揭阳市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们通过与园区管委会、商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筛选出符合‘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标准的潜力企业,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持续跟踪服务。”
银行角色也在不断拓展,正从传统的“资金提供方”逐步转型为“综合服务伙伴”。上述工作人员透露,通过“易企营”等工具,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定制“业财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从采购、生产、销售到财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大幅提升企业运营和财务效率。同时,通过提供融资利率优惠和减免结算手续费等多项措施,有效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