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赴港上市的奇瑞汽车结束招股,目前已进入暗盘阶段,暗盘显示,奇瑞汽车上涨超8%,总市值已逼近2000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汽车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奇瑞汽车最早曾在2004年尝试IPO,后续又有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此次赴港上市,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市梦。
连续22年出口第一
招股书显示,2024年,奇瑞汽车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乘用车公司。2024年,奇瑞汽车的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2024年,奇瑞汽车有八款车型的平均月销量超过10000辆。
在国内市场,2024年公司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277.3%,奇瑞汽车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于中国销量的增速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在海外市场,2001年奇瑞汽车出口了第一辆汽车。自此之后历经24年,奇瑞汽车的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2003年以来,奇瑞汽车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此外,奇瑞汽车在多个主要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中名列前茅。2024年,奇瑞汽车分别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二。
而在收入方面,奇瑞汽车近几年也是不断大跨步前进,2022年、2023年、2024年,奇瑞汽车的收入分别达到926.18亿元、1632.05亿元、2698.97亿元。奇瑞汽车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燃油车销量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所致。

在利润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奇瑞汽车实现利润分别为人民币58.06亿元、人民币104.44亿元、人民币143.34亿元及人民币47.2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6.3%、6.4%、5.3%及6.9%。

新能源汽车占比偏低
近些年来,中国乘用车品牌的国际认可度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对中国乘用车品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信任。2021年后,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进入快速增长期,2023年突破410万辆,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而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最大动力。相比之下,奇瑞汽车的新能源发展速度偏慢。招股书显示,虽然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3.2%增长到2025年一季度的27.3%,但相比其他头部新能源车企仍有一些距离。
新能源品牌方面,公司的智界品牌目前已推出智能轿车S7及智能轿跑SUV R7,在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分别售出3.85万辆及3.3万辆智界品牌汽车。

此外,奇瑞汽车的资产负债率也颇高,在2022年时一度达到93.1%,而在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才逐渐降低到87.7%。

与立讯关系密切
在奇瑞汽车股东层面,芜湖投资控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1.17%。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及内资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后(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芜湖投资控股将持有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20.08%,并将继续为奇瑞汽车的单一最大股东。

而在芜湖投资控股和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之外,持股最大的是立讯,持股比例为16.83%。招股书显示,立讯为非执行董事王来春女士家族成员的控股公司,王来春的胞妹王来娇及胞弟王来喜先生各自持有立讯50%的股权。
同时,奇瑞汽车与王来春旗下的立讯精密也有众多合作。招股书显示,经过两年的探索性合作,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及其联系人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显著加强合作。截至2024年,年度交易金额大幅增加,超过十倍。奇瑞汽车预期此正面势头将会于未来三年持续。
据介绍,奇瑞汽车向立讯精密工业及其联系人采购的汽车组件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线束、USB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显示屏缆线、门把手、驾驶舱域控制、智能驾驶域控制、摄像头模块等。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向立讯精密工业及其联系人采购的汽车组件及零部件的历史交易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3172万元、人民币1.61亿元、21.34亿元及5.13亿元。
此外,奇瑞汽车本次上市还吸引了一大批顶级资本参与基石投资,包括景林、大家人寿中邮理财、JS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