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17时许,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在阳江海陵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预计,“桦加沙”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这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打乱了众多消费者的计划。
“原本是25日凌晨的航班从香港经多哈飞乞力马扎罗,但22日下午就接到航班取消的消息,赶紧改签。”深圳胡先生向记者反馈,改签过程一波三折,后续航班迅速一抢而空。携程方面向记者透露,因台风影响,大量航班取消,这两天服务电话涌进大量改签需求。
另据航班管家的统计,截至9月24日上午十点,深圳、珠海、香港、广州和澳门机场一共取消航班3489架次。多地旅游景区也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海南,因为“桦加沙”之后,最新生成的台风“博罗依”似乎会直扑海南而来,令不少游客观望不前。
游客与企业的双重困境
这场被称为“风王”的灾害已引发连锁反应,9月24日当天海南进出岛列车全部停运,广铁集团宣布广东全省高铁、普速列车全天停运;深圳、珠海机场分别于23日晚8时、7时起关闭,香港国际机场虽维持运行,但预计只有极少量航班可以升降。国泰航空单日取消约500班航班,国航、南航等多家航司紧急开放免费退改窗口。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于23日15时起暂停出境通关服务,大桥主桥将同步封闭。
此外,福建泉州、漳州等地9月23-24日部分列车停运,厦金、泉金、两马、黄马等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全部停航,永宁古卫城、安平桥等景区紧急关闭;惠州发布红色风暴潮预警,稔山、平海等沿海区域面临海水倒灌风险,全市文体场馆、景区、娱乐场所全面停业。
珠三角及海南作为国庆热门目的地,正经历旅游订单“断崖式下跌”——广东某景区酒店负责人透露,节前预订量已因台风观望情绪下滑。
距离国庆假期仅剩不到一周,大量游客陷入行程取舍难题。北京游客李达提前锁定的三亚国庆酒店套餐与机票因航班取消被迫退订,“海不蓝能忍,但交通中断彻底没辙”。中国气象公众号里,大量读者追问台风最新动向,会不会影响国庆前的出行计划。
企业端承压更为显著。航旅纵横数据显示,中秋国庆热门航线TOP10中,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5条华南航线占比过半,如今均成受影响重灾区;香港酒店价格因台风暴跌,民宿退订率激增,途家等平台紧急允许深圳、广州订单免费取消。
这场超强台风甚至直接破坏酒店设施,香港港岛南区的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因临近海边,被拍到台风掀起的巨浪冲爆酒店落地玻璃门,在9 月 24 日凌晨,大量雨水裹挟海水涌入大堂,现场有人被水流冲得失去平衡跌倒,场面惊险。而从网民拍到的片段能看到,酒店其实早做了准备,落地玻璃前已经摆好了沙包,还加设了防风设施,但在 “桦加沙” 的威力面前根本不够用。
对中小文旅企业而言,这已是年内第二次重击——暑期北方多地遭暴雨重创、南方又遇台风侵袭。提前布局、信心满满的国庆“翻身仗”横生变数。
气候风险倒逼行业进化
在全球极端天气渐趋常态化的背景下,这场台风暴露了文旅行业的深层困境。当前文旅行业缺乏风险对冲机制,旺季订单高度依赖节前一周转化,仍处“看天吃饭”阶段。
Skift数据显示,2023-2024年全球因风暴、洪水等导致的活动中断量上涨86.5%,户外文旅活动取消主因已从“票卖不动”转为“天气突变”。在华南这类气象复杂地区,气候风险正成为项目评估的重要参数。
不过,目前行业内有不少国际经验值得借鉴。美国佛罗里达旅游业有专项飓风保障险,欧洲推广的“天气触发型保险”(Parametric Insurance)可在降水量达标后自动理赔。国内业内人士也呼吁建立多方共担机制,平台优化退改规则、政府完善预警体系、保险机构开发专项产品。
截至发稿,广东、海南等地文旅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督促企业排查安全隐患。这场台风不仅打乱了国庆出行计划,更在倒逼旅游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