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4 23:32:20 股吧网页版
“好房子”时代,绿色建筑企业探索健康居住新形态
来源:界面新闻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智慧健康建筑大会上,奥润顺达集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以及“健康房”、“太空房”两大产品。

  界面新闻了解到,奥润顺达此次发布的新产品与“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要求十分契合,比如采用光伏发电提供能源、水资源循环利用、大数据中心检测身体指标等。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在新建建筑项目、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均可应用,随着建筑行业步入存量时代,应用空间有望打开。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随着存量建筑改造成为城市发展新常态,绿色转型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应用绿色、智慧、健康的建筑理念是大势所趋。这一进程既需要政策制度支持、核心技术瓶颈突破等,更需构建覆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协同体系,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产业升级解决方案。

  契合“好房子”要求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关于房地产的表述,其中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我国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好房子”的内涵不断丰富。2025年3月,住建部发布新版《住宅项目规范》,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新规范通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目标,系统性提升住宅品质,让房屋更适应未来生活变化。

  需要看到,与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相背离的,是传统住宅目前存在的诸多弊端。传统建筑无法摆脱对空调和暖气的依赖,然而夏季长期开空调容易引发风湿、心脑血管等疾病,冬季供暖导致室内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此外,中原部分区域冬季无供暖,秋冬换季时难以适应低温导致疾病高发;南方的“回南天”季节滋生大量霉菌,影响身体健康;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稀薄,影响居民平均寿命。

  “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也叫‘健康房’,不管是新增建筑,还是通过老旧建筑改造都可以应用,系统地解决了人们在传统建筑中生活的各种健康痛点。”奥润顺达集团总经理杨子龙介绍。

  传统房屋不节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密封性不强,室内外的热交换快,需要持续使用外在能源,而奥润顺达绿色智慧健康建筑在设计上就弥补了这一缺陷。

  据介绍,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涵盖墙体保温系统、被动窗系统、被动门系统、密闭系统、环境一体机系统、居家养老系统、健康保障系统等诸多模块,形成了系统集成的高效运行整体。在让建筑做到密闭的同时,还实现了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以及活性锰离子除甲醛、负氧离子释放等。

  “太空房”以建筑工业化制造方式生产制造,可应用于文旅产业、适老康养、生态民宿、应急医疗、边防哨所、科考勘探、临时避难等各种不同场景。据介绍,在绿色和环保方面,“太空房”通过可伸缩式光伏系统发电,无需外部能源。“太空房”采用空间站同等“航天膜”技术净化饮用水,外置雨水雪水收集系统转化生活用水。此外,通过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技术集成,节能率超90%;模块化设计可实现自由迁移和重建,规避了传统建筑拆建造成的资源和能源浪费。

  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老年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住得健康”是养老的关键。奥润顺达推出的“健康房”和“太空房”,考虑了多个适老康养的细节。

  “太空房”依托远程会诊系统,可实时掌握业主的健康状况。当老年人在家独居时,若突然跌倒或遭遇突发疾病,可立刻通过床边设置的触摸屏,自动报警至总部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配有24小时值班医生和管家,依托提前存储的家庭紧急联络方式,在必要时,启动通知亲属或当地120。在适老康养系统方面,总部大数据中心能为业主提供心率、血氧、血压、血糖、血脂、呼吸、睡眠、异常跌倒等指标监测,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具备远程会诊、一键呼叫等功能。

  德国被动房研究院执行院长贝特霍尔德·考夫曼表示,绿色建筑起源于德国,但目前发展较为缓慢,奥润顺达已经走在了全球产业的前沿。

  据奥润顺达介绍,目前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方案在高碑店列车新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海南中兴生态智慧总部基地、武汉洺悦芳华、太原花溪龙苑和保定安泰首府等均有应用,未来将继续推广。

  政策扶持是核心引擎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推进绿色建筑政策。21世纪初,国家开始出台节能减排政策,建筑节能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标准体系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文件,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2022年6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下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是先后经过多次修订,2024年修订的版本新增全寿命期碳排放强度管控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指标,强化绿色建材应用,明确预评价阶段要求,优化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等指标,以支撑“好房子”建设。“房子不再是按照狭义的绿色去要求,而是按照好房子的标准来建设。”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表示。

  目前来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已经从初步试点逐步扩大,多地在绿色建筑推广方面取得进展。比如,2024年湖南省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为6116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5.37%。“十四五”以来,湖北省新增(改造)绿色建筑超3.33亿平方米,全省新增节能建筑面积3.69亿平方米。2024年,甘肃省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达95%,公共建筑节能率提升至72%。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邢凯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从单一节能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跨越,形成材料创新、系统集成和数字赋能三大技术方向。绿色建筑技术已从公共建筑拓展到住宅、工业、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

  但是同时也需要看到,在具体实践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河北省建筑设计院绿建中心主任王颖此前曾主持设计多个被动房项目,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面经验丰富。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她指出遇到的问题,“比如某些项目宣称新风系统效果很好,但是投入使用后,业主反馈滤芯更换过于频繁。”

  在绿色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政策扶持被认为是核心引擎。

  倪江波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培育期,需要各个部门政策扶持。对于绿色建筑产业来说,比如需要金融、财税、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这些政策如何协同起来,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落地需要时间。”

  王颖认为,在城市更新领域,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方案具有市场潜力,但这一潜力的释放高度依赖于政策支持体系。“从我国来看,首先是依托政策,这点非常关键,然后才是市场的发展。”

  随着建筑业步入存量更新时代,加快推进绿色建筑、零碳改造等产业,已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当然,其中涉及政策体系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多元融资机制、标准体系构建等多个领域,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推进和系统性解决方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