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科技园区领域的年度盛会——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世界大会在北京盛大举办。大会期间,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与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接待了日本京都研究院参访,在拓展国际合作版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中关村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作为全球科技园区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IASP2025世界大会吸引了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园区、领军企业及政府机构参与,为国际创新资源对接搭建了多元协作桥梁。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作为北京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大会中全面展现了在产业服务、生态构建等方面的专业实力与标杆价值。
在合作实践层面,大会发布《IASP2025北京中关村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倡议》,为全球园区协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会上,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与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正式签约,双方将聚焦企业跨境落地服务、联合技术研发、国际市场拓展、园区运营管理经验互鉴四大方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跨境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助力中韩科技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创新网络。同期,日本京都研究院一行实地考察园区,围绕园区运营、企业服务、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中日科技园区协作奠定基础。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自规划之初便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策源地”定位,总规划面积达45万平方米,重点布局智能装备、能源电力、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四大核心领域,致力于构建覆盖工业互联网网络、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等七大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2024年11月,园区一期正式开园以来,产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目前已引进49家优质科技企业,初步构建起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依托绿色智慧园区建设、政策红利精准释放、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优越区位交通条件等优势,园区的国际合作版图不断扩大。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区域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石景山区创新推行“一产业一链长”工作机制,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方向,系统推进产业生态构建与链式协同发展。作为该机制下的核心载体与示范标杆,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还联合北方工业大学、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平台与实训基地,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场”。
此次IASP2025世界大会的亮眼表现,以及与韩、日科技园区的合作签约与交流互动,标志着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的国际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未来,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将进一步依托自身产业、政策与区位优势,深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一方面持续深化与海外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的合作,为中国科创企业“走出去”搭建国际通道;另一方面将继续总结园区建设经验,为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智慧”,助力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全球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