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张智博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胡钰教授曾指出,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国潮兴起有很重要的三个元素支撑:一个是民族文化,一个是国货品牌,再一个最重要的是青年力量。
文化为魂:国潮的根基与灵魂
民族文化赋能是国潮区别于其他潮流消费最为本质的特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现代演绎,为国潮提供了独特的身份认同、精神内涵和差异化价值。
当消费者愿意为嵌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与巧思支付额外价值,他们所购买的便不仅仅是一个商品,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审美体验。透过时尚符号,传统文化为商品注入了超越其功能性的“叙事”和“情感”:购买“麒麟”图样,便是对仁德和祥瑞的期盼;身着汉服、画酒晕妆,则是对古风美学的认可。这类不可多得的文化感知,无疑会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溢价。
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从故宫的建筑艺术、敦煌壁画的纹样;到讲究以形写神、山水墨韵的国画;到注重意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诗词;再到如中医、扎染、刺绣等传承了千年的古法技艺,传统文化为国潮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美学语言与身份认证,使其在全球消费市场中极具辨识度。
品牌为桥:连接起传统和潮流
国潮的兴起,还离不开国内工业体系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国货品牌以前沿的科技、创新的设计和成熟的商业手段,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优质产品与服务,进而成为连接传统与潮流的关键桥梁。
国货品牌以现代的审美和工艺,解构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服装、配饰等各类消费品中,使其既富有文化韵味,又兼具现代主义与实用性;另一方面,国货品牌背后强大的供应链能力,确保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高效与稳定,严格的品控力则扭转了消费者对于国货的品质不自信,奠定了广泛的信任基础。
可以说,“中国智造”极大地拉近了传统文化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它既夯实国货品牌的品质根基,又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核,讲好高质量的中国故事。若没有智造的加持,国货或许只是短暂的情怀炒作;而有了智造的赋能,国货才真正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产业实力的现象级浪潮。
青年为力:国潮背后的新力量
胡钰教授所认为的,三个支撑中最重要的“青年力量”,为国潮崛起提供了最根本的消费动力和市场认同。
国潮经济的本质,是一场由青年主导的,关于文化自信的消费叙事。对于新青年来说,选择国货不再是“将就”,而是一种时尚和骄傲。通过购买、使用和传播国潮商品,他们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更在精神层面,完成一次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宣扬。国潮商品也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是一种融入圈层、表达价值观的方式。它区别于其他年龄阶层,标志着“我们这代人”的审美和态度。
但并非一切国货都是国潮,新青年对于国货商品也在进行着反向筛选。年轻人挑剔的眼光和社交平台上强大的话语权,确保了只有那些独具匠心、真正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国货,真正代表中国创新力量的品牌,才能够脱颖而出。他们以自身实际的消费行为,不断推动着国潮商品向好向新。
开源证券轻工纺服首席分析师郭彬表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一定会带来文化与价值观的崛起。青年一代对于国潮的热爱并非无缘之木,国家持续发展下的民族自信、中国企业在产品端的创新与进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