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表达我们的爱’,这不仅是齐鲁制药的企业使命,更是贯穿我们发展的精神主线。在‘健康中国2035’和全球‘人人享有健康’愿景的指引下,我们深知医药企业肩负的重任。”2025年9月23日—24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绿色引领重塑未来——2025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大会”上,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郭传珍如是表示,并分享了集团如何“用科技表达爱”的实践与思考。

郭传珍介绍称,在追求健康中国的道路上,医药企业扮演着关键角色。齐鲁制药始终秉承“大医精诚,家国天下”核心价值观,创新性构建了CARE社会理念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绿色运营、社会贡献等理念深度嵌入企业运行全价值链,积极创造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综合价值。集团建有11大生产基地、中美联动6大研发中心,产品覆盖生命健康、植物保护、动物保健三大板块;先后10次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前十,2023、2024连续两年位列第三位。
科技创新,守护生命尊严
生命至上,创新不止。医药研发高投入、高风险,但对患者而言,每一款创新药都意味着新生的希望。
郭传珍表示,齐鲁制药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有温度的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管线,让老百姓能用得上、用得起,让患者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更有尊严。集团实现了多款药物从0到1的突破:全球首创的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抗体“齐倍安”,能够同时阻断两个通路;贴合中国人群基因特点的“启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好药。
同时,齐鲁制药在生物药物领域深耕三十年,累计获批产品14个,20余项在研,行业双领跑。在复杂制剂领域,已上市产品19个,9个产品国内首家上市,填补多项临床空白。儿童用药孟鲁司特钠口溶膜以樱桃口味、入口即化的设计,已惠及44.5万家庭。
在品牌非专利药物领域,齐鲁制药首选临床急需、患者负担重的药品开展攻关,降低患者用药负担。截至目前,齐鲁制药累计上市产品320余个,72个产品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208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匠心品质,传递人人健康
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即是患者的百分之百。齐鲁制药推行以己及人的质量文化,做好“质量源于设计”的源头控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将“齐鲁好药”做成精品,既服务中国百姓,也为全球医疗可负担性提供中国方案。
国际化步伐坚实而有力:超过80个齐鲁标准成为国际或国家标准,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惠及约15亿患者。作为国内唯一同时向欧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规市场出口制剂的企业,有27个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一。
郭传珍表示,齐鲁制药持续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助力弥补全球健康鸿沟,产品足迹涉及128个中低收入国家,3个产品中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泛美卫生组织等国际公共采购项目,彰显企业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责任担当。
“绿色发展是制药企业的必答题。在齐鲁制药,环保不是选择题,而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像研究药品一样研究环保工艺,严格执行高于国标的排放要求,对环境不友好项目实行一票否决。”郭传珍指出,通过建立SHE管理体系并将环保目标与高管绩效挂钩,让环保决策直达顶层。2024年,集团安全环保支出达4.65亿元,基础设施累计投入20.58亿元。目前,7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获省市无废工厂和绿色工厂称号。
以人为本,构建责任生态圈
医药企业的责任,远不止于造好药。齐鲁制药致力于将责任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构建共创共享的责任生态圈。
据郭传珍介绍,在人才建设上,齐鲁制药秉持“海纳百川、人尽其才”的理念,凝聚五湖四海的齐鲁人,打造命运共同体。在公益领域,齐鲁制药公益慈善基金会持续开展“百合花开”项目,关爱乡村困境儿童,激励他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信“我要开花,我能开花”;“健康大篷车”行驶超过3700公里,受益人群超万名;西部公益行深入西藏、新疆,为当地送去医疗技术与服务;齐鲁善行团开展志愿活动118场,服务超过11000人次。2024年,集团公益捐赠金额达1.1亿元。
“树高千尺谦卑感恩报答,天下担当不负大地期望。齐鲁制药将继续坚守‘用科技表达我们的爱’的使命,以科技治愈病痛,以品质守护健康,以人文共享共赢,以生态之爱贡献大美中国。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我们既是践行者,也是同行者,让爱的温度通过每一片药、每一次创新、每一份担当,传递到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郭传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