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袁秀丽)9月24日,高力国际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市场总量去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第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季度净吸纳量创下年内新高,达到12.5万平方米,这已是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去化,季度平均去化量约为8万平方米。此外,由于第三季度核心子市场未有新项目入市,加之需求侧明显放量,空置率回落至19.3%,环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市场空置压力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
2025年前三季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能级跃迁,正深度重塑北京写字楼市场的需求结构,推动市场构建“产业创新浓度—空间价值溢价”的正向循环机制。
报告显示,当前,跨板块与跨资产类别的写字楼市场竞争强度依然居高不下,区域市场分化特征进一步凸显。虽然市场需求侧出现明显改善,但各子市场表现冷热不均,只有在需求集中的子市场,空置压力才明显缓解。而整体市场租金仍处于下行通道,净有效租金季度环比下降3.5%,至每月每平方米227.3元,“以价换量”仍是市场实现去化的最基本策略。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创新持续为中关村市场注入新增办公需求。第三季度,该子市场净吸纳量再度超过6.3万平方米。这是在连续五个季度内,第二次实现单季度净吸纳量突破6万平方米。市场空置率大幅回落至15.1%,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与两年前相比大幅回落5.9个百分点。在高力国际监测的24个甲级写字楼项目中,有14个项目空置率低于10%,其中更有10个项目空置率已降至5%以下。随着中关村子市场新增需求的持续放量,其有望成为北京写字楼市场中首个实现租金企稳回升的子市场。
高力国际中国区写字楼研究负责人兼华北区研究部董事陆明表示,尽管科创类企业释放出更多新增办公空间需求,但其规模尚不足以拉动整体市场企稳。当前市场需求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复苏与区域分化特征。相较于目前已在建设中的甲级写字楼未来供应量,市场仍需更为强劲且可持续的新增需求支撑。
高力国际北京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娟认为,在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周期下,已观察到更多优质企业正从低效资产向优质资产转移,同时写字楼市场也将迎来一个残酷的出清周期。本轮“科技创新周期”与“写字楼市场再平衡周期”的双周期共振,将驱动北京写字楼市场迈入一场以质量变革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新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