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5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河北平普科技董事长王晓磊围绕“绿色转型重构产业生态”主题,分享了数字科技在矿业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路径。
王晓磊指出,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乘以任何场景都是势在必行的”。尽管平普科技传统业务聚焦于农业农村信息化,但王晓磊认为,矿业作为地下资源管理的重要领域,与农业农村的地上资源管理在“两山”理论指导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相通。
王晓磊将数字科技在矿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概括为三大方面:透视眼、智慧脑和绿色账本。
在透视眼方面,王晓磊指出传统矿业生产中存在地质环境不透明、储能储量不清、能耗与排放数据断层等问题。“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由地下‘黑盒子’的现状变成阳光化、可视化。”这一转变将极大提升矿业生产的透明度与管理效率。
在智慧脑方面,王晓磊强调通过构建矿业全链条数字化场景,实现各节点数据的并联与汇总,能够推动矿业的组织重构、生产关系优化与效率提升。他认为,这一系统化变革将对企业的决策质量、运转效率以及能源利用率产生深远影响。
王晓磊提出,企业还应建立ESG绿色账本,系统记录能源节约、效率提升、碳排放减少等绿色转型成果。他指出,这一账本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并行发展,更能形成碳资源资产,为企业带来新的内生动力。
面对矿业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高等现实难题,王晓磊结合平普科技在河北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三步走”路径。第一步是建立标准引领,他透露平普科技已参与制定近2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建议政府与试点区域协同推进关键领域标准对接;第二步是推动小样本试点先行先试,“找一些县级、市级的试点,一些小样本先跑起来,再总结、复制,政府再去推广”;第三步是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搭建公共数字化平台降低转型成本。
在解决成本问题方面,王晓磊建议采取公共平台模式解决共性问题。“我们正在推动河北省900多万家企业的转型以及农业行业转型,我们常规会把这些企业共性的问题统一放到一个数字化公共转型平台上。”他还指出,可借助绿色信贷、安责险、环责险等金融工具,通过产业基金引导降低转型成本。
此外,王晓磊认为,数字化转型应从“小切口”入手,建议企业从能耗降低、效率提升等见效快的环节逐步推进,不必追求“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