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03:46:50 股吧网页版
海克斯康李洪全:以技术破局与生态共赢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传感器迭代到AI爆发,我们早在8年前就判断,人形机器人会像手机、智能网联汽车一样,成为未来产业的关键支柱。”近日,海克斯康集团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李洪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首次系统披露了公司深耕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战略布局。

  作为北欧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海克斯康的市值已超过280亿欧元。接下来,海克斯康中国将携手链上企业,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态,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以工业基因筑牢人形机器人技术壁垒

  “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不是简单的展示品,而是要解决工业场景的实际痛点。”谈及此前在北京首发的首款人形机器人,李洪全充满信心。这份自信,来自海克斯康的技术沉淀与工业底蕴。

  早在2017年前后,当人形机器人尚未成为行业热点时,李洪全就敏锐地捕捉到技术趋势:传感器精度提升、工业机器人成熟、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初期发展,正在为“机器换人”开辟新可能。“当时我们就意识到,人形机器人将是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的关键载体,而我们在工业软件、精密测量、传感器集成等领域的积累,正是这条赛道的核心竞争力。”李洪全回忆称。

  不同于消费级机器人的“炫技”,海克斯康的人形机器人从设计之初就锚定工业场景。“过去我们有检测机器人、测绘机器人、无人机,但人形机器人能覆盖更复杂的工业场景。”李洪全举例,在石油石化炼化工厂维护、地下管廊巡检、远洋钻井平台作业、核电检修等“人难进、险难防”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高危任务,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作业数据的实时反馈与分析。目前,上述机器人已启动汽车、航空航天行业的质量检测试点,未来还计划切入大健康领域。“我们正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通过细分市场大模型训练,开发适用于护工、康复、健康陪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李洪全说。

  对于行业前景,李洪全判断:“未来2年至3年,具身智能相关技术会快速迭代;3年至5年内,随着供应链完善、大模型成熟与法律法规落地,人形机器人将从工业场景逐步走进公共事业与日常生活空间,就像现在的无人配送车、智能家电一样普及。”

  中国市场机遇成全球增长引擎

  作为最早一批扎根中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海克斯康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制造业升级深度绑定。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我们打开了广阔市场空间。”李洪全表示,过去3年,海克斯康在中国市场有三大领域增速远超传统板块,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一是电子行业,涵盖人形机器人、5G、新能源等前沿赛道;二是通用制造领域,中国作为全球高端生产装备加工的核心基地,海克斯康的通用装备、制造与加工业务顺势而为,深度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三是新能源领域,从新能源汽车到储能、风电、太阳能,公司的解决方案全面适配中国绿色产能转型需求。

  深耕中国市场25年,海克斯康已为工业制造、电子、大飞机、航空航天、矿山等26个行业提供核心支撑。“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与优秀的工程师团队,是我们发展的‘地利’与‘人和’。”李洪全表示,目前海克斯康在中国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不少骨干已服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公司倡导“一个人、一辈子、一份事业”的“三个一工程”,就是要打造一支扎根中国、理解产业的本土化团队。

  随着人形机器人赛道开启,李洪全认为,中国产业链将迎来新机遇。“中国在电机、关节臂、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已有成熟供应链,这是我们推进人形机器人本土化的重要基础。”他透露,公司正在对接上下游企业,计划通过技术合作与资本整合,将本土零部件优势与海克斯康的全球技术能力相结合,“既要让中国供应链走向全球,也要把全球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形成双向赋能的格局。”

  以资本与技术打造产业联合体

  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赛道已聚集上百家企业。对此,李洪全表示:“海克斯康要做的是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与中国优秀企业一起把蛋糕做大。”

  这份底气来自海克斯康对技术价值的坚持。“自信来自技术,如果你的技术是世界一流,就不用靠价格战竞争,而是通过‘1+1>2’的合作创造价值。”李洪全表示,公司在高科技细分市场长期保持全球第一或第二的地位,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才能留住全球顶尖的工程师,开发出别人无法复制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领先—客户认可—利润反哺研发’的正循环”。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海克斯康的合作思路清晰:一方面,与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将其在灵巧手、关节组件等领域的优势整合到自身解决方案中,同时以海克斯康的精密测量技术反哺合作伙伴,提升零部件精度;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优质企业,甚至投资扶持其成为全球细分领域的独角兽。“我们正在寻找扎根人形机器人赛道、有核心技术与优秀团队的企业,计划联合中国资本、国际资本与科研机构,打造一个涵盖大模型、算法、零部件的产业联合体。”李洪全说。

  这种生态共建的模式,已在海克斯康过往的发展中得到验证。过去几年,公司通过投资参股、并购整合等方式,投资宇树科技等独角兽企业,并与1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我们要从‘卖产品、给方案’的传统模式,转向‘共研发、同发展’的生态模式。”李洪全表示。

  对于未来三五年的规划,李洪全描绘了一幅生态蓝图:“我们希望从传统的传感器、精密检测业务,转向以智能化、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大生态,联合政府、科研单位、行业龙头,打造智造生态。”他坚信,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成熟,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新基建”,而海克斯康将以开放的姿态,与中国产业伙伴共同迎接这一机遇,既要服务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要助力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走向全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