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大会聚焦文化新质生产力,50余个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重点项目在大会现场成功签约,覆盖文化科技、文商旅体融合、文化场景创新等多个领域,展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赋能百业的强劲势头。
在成果发布环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报告》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文化产业迈进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利好和产业向好的带动下,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强势回暖,文化产业投融资活动在去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布后加速恢复。2024年下半年融资次数与融资金额恢复双增,2025年上半年增速显著提升,分别达到63.2%和88.9%。
在市场整体回暖态势下,投融资市场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其中,文化科技领域成为投资重点。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人工智能+文化”类创新融资项目数量占比已超30%,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超过40%。文化“+VR、+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创新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占比合计也超过30%。
同时,投融资市场积极布局IP经济赛道。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并购等方式,赋能国潮IP孵化、衍生品开发、潮玩电商及影视IP商业化等,打造文化消费新引擎。此外,各地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激活产业活力。如北京市率先推动版权金融区域试点工作,厦门、南京等地则以定制化金融服务护航文化出海。
他认为,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一方面,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将从供给端为文化消费市场提供新产品、新体验和新场景。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增长,将形成以“银发品质”“中年刚需”“青年尝鲜”“乡村消费”为特征的文化消费新生态。同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商业化进程提速,技术应用在文化领域将加快渗透,加速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他指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文旅赋能城市更新和文商旅体融合协同的趋势,文化产业将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传统消费空间焕新、老旧厂房更新等,助力城市更新。同时,文商旅体融合将打造复合型消费新场景,形成多元业态协调发展的新局面。随着文化出海战略持续深化,将会形成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市场机制为纽带的文化出海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