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贸易格局波动与国内产业升级趋势并存,一批具有前瞻视野的中国制造企业正通过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开辟新径。青岛吉尔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尔利”)通过“国内创新+海外产能”的双引擎战略,精准切入高端塑编产品赛道,其发展模式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样本。
吉尔利的新故事始于一项关键的战略收购。2023年初,其旗下主体成功收购了位于青岛的原泰光制鞋有限公司资产包,包括276亩土地及11.03万平方米厂房,收购价1.1亿元,经机构后续评估,该资产价值已达2.68亿元,这不仅意味着一次成功的资产运作,更为公司未来的产能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著提升了公司资产厚度和抗风险能力。
基于此,吉尔利快速启动了“泰光工厂一期项目”。据悉,该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购置202台先进设备,利用已收购的优质厂房,重点生产高端农业大棚编织膜、防渗布等设施农业高端塑编材料以及新型PE灯箱广告布等产品。项目预计于2026年10月正式投产,规划总年产能达3.8万吨,届时将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产业用高端塑编产品生产基地。
吉尔利的双引擎战略离不开海外市场的布局,2023年7月,其泰国子公司——万泰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1.2万吨,正稳步提升负荷,预计2026年实现满产。
吉尔利的竞争力不仅在于资产和产能,更源于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在设施农业领域,其主打产品高端大棚编织膜品质优异,生产成本优势明显。此外,公司产品线还覆盖防草布、防渗布、高端果树避雨棚、救灾帐篷布等多个高增长利基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吉尔利所深耕的篷布及产业用高端塑编产品领域远非传统“编织袋”概念。它技术含量高、应用场景广泛,与国家现代设施农业、环保工程、应急产业等重点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高端农膜、环保防渗、应急救灾等细分市场国内需求均达百亿级,且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