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拨回到一年前,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释放出一系列重磅政策信号,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多项举措,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两天后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明确表态: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自此,A股市场开启了牛市行情。
一年后的今天,A股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权益类基金表现如何?我们对权益类基金进行梳理,看看它们在过去一年里,都给投资者带来了怎样的回报。
整体实现盈利
如果在去年9月24日前后买入基金,那么恭喜你,因为权益类基金基本都赚钱了。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11087只权益类基金(2024年9月24日之前成立,A/C类分开统计),在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期间,共有11069只基金的单位净值上涨,占比高达99.84%。
同期,出现亏损的权益类基金只有18只。要买到这18只亏损基金,仅0.16%的概率。要知道,新股中签概率通常较低,一般在0.01%到0.5%之间。也就是说,买到亏损的权益类基金,堪比打新股。
权益类基金可以细分为普通股票型、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6类,哪一类基金过去一年的表现较为突出呢?
从平均收益率指标来看,增强指数型基金表现最强,达到了62.03%。被动指数型紧随其后,平均收益率达到60.83%。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里,买指数基金,获得的收益率普遍较高。
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在过去一年里表现同样不错,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了60.56%和59.79%。
股票仓位较灵活的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表现要略逊一筹,平均收益率为46.8%,看起来当牛市来的时候,基金经理加仓的速度不及股市上涨的速度。
表现较弱的是平衡混合型,平均收益率为25.91%,要比指数基金少一半多。原因很简单,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较低,通常在40%~60%,在牛市中收益率自然受影响。
同时期内,上证指数上涨1073点,涨幅为39.03%。可见,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增强指数型、被动指数型均跑赢上证指数,仅平衡混合型跑输。
由于部分权益类基金的收益率非常高,拉高了平均收益率,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被平均”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位数收益率,即一半基金能实现的收益率,从统计结果看,各类权益类基金的中位数收益率都略低于其平均收益率。(见表1)
表1 过去1年权益类基金表现比较

涨幅最大约2.8倍
具体基金表现如何?
在所有基金中,单位净值涨幅超过100%的共有1278只,多以科创类基金为主,占比为11.53%。具体来看,偏股混合型和被动指数型数量最多,分别有488只和421只,灵活配置型共有187只。而平衡混合型则没有净值翻倍的基金。
进一步梳理发现,共有7138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9.03%,占比为64.38%,即有超过6成比例的基金,在过去一年里跑赢了上证指数。
单位净值涨幅最高的是德邦鑫星价值A,过去一年净值增长幅度为282.09%,为灵活配置型基金。此外,如果单纯追求高收益率,偏股混合型中,有不少基金单位净值涨幅在2倍以上,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C、中欧数字经济A/C等。
平衡混合型基金在过去一年里的表现并不突出,净值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为59.65%(具体可见表2),一多半基金净值涨幅不到39%,跑输大盘。
表2 权益类基金过去1年涨幅居前基金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