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06:48:51 股吧网页版
虚实结合更新服务体验
来源:经济日报

  在9月23日举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上,百余位全球公共文化领域代表以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为主题,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新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智能驱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与会嘉宾认为,随着技术不断深入应用,公共文化服务正朝着个性化、智能化、沉浸式方向发展,不仅让大众享有更便捷的文化体验,也为城市文化注入持续活力。

  当图书馆不仅承担借阅功能,还能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践课堂,公共文化服务的形态正迎来重塑。论坛上,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杨加玲提出,当代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藏书机构转变为面向公众的智慧学习空间,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市民提供全新的阅读与学习体验。她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推出的AI大模型“智聊书”,让读者能够与书籍内容展开互动对话,使阅读过程兼具自主性与个性化。例如,通过这一技术,吴承恩的经典名著《西游记》被赋予沉浸式体验方式,获得读者积极反馈。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以智慧时代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为主题,提出随着知识和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阅读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智慧时代的图书馆要积极拥抱技术发展趋势,不断丰富阅读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国家图书馆正在通过技术创新,让馆藏的典籍、展览活动以更鲜活更贴近大众的形式呈现,让知识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触达读者。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辅助工具演变为重塑文化生态的核心力量,文化机构需要面对转型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内容提供者转变为体验设计者。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认为,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要坚持“科技向善”,立足人的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重新审视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数字文化发展,让数字文化惠及所有群体。

  在勾勒未来图景的同时,论坛更聚焦于如何将理念落地。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白雪华表示,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的建设,正在推动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拓展线下体验空间。沉浸式VR院线、数字文物展陈院线等,借助高清数字化、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造虚实结合的文化新体验。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认为,破解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层次矛盾,需要探索建立关键技术与文化场景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生态,探索文化与科技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内容—场景—平台—市场”的政策协同,形成规模化、集群化效应。

  论坛还重磅发布了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该平台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动全国古籍收藏单位共同建设,已发布1.2万余种、12万余册古籍数字化资源,为学术研究和公众学习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