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07:10:41 股吧网页版
新概念“生态设计”是成本还是投资?上海WDCC2025给出答案
来源:上观新闻

  9月25日,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在黄浦江畔启幕。开幕前,记者提前来到大会现场探营,发现与本届大会主题“设计无界,生生不息”相呼应,“生态设计”成为今年展会最大的亮点。

  所谓“生态设计”,是致力于让人类活动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希望能通过设计,推动全新的科技、产业和生活方式革命,以修复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危机。

  在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上海牵头组织全球设计领域的意见领袖,向世界发出面向未来的设计主张——《2024世界设计之都上海宣言》。其中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推动设计原则转向生命网络的“人与自然协同”。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海沙尔摄

  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要策划者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娄永琪介绍,这是本次大会将主题设置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的初衷。主办方希望让更多参观者、更多参展商感受到“生态设计”的力量,共同探寻产业绿色化转型、可持续时尚的未来。

  因此,本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首次设置了生生不息主题展,主题展区以学术和文献的方式演绎大会主题,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共生,从空间占据到生态嵌套,从技术应用到系统修复,展现资源循环与闭环设计如何重塑生产-消费系统、城乡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融合路径,以及科技与设计协同修复生态的潜力。

  在主题展的入口处,醒目地停着一辆老爷车——福特T型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的汽车,是开启大规模工业化的经典设计;在结尾处,停着一辆由远景科技提供的用回收垃圾创作的Formula E艺术车,代表着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设计。两辆汽车装置遥相呼应,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们看到“生态设计”的无限可能。

  当前,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绿色转型的压力增大,“生态设计”还能否“大展身手”?对于这个问题,娄永琪认为,企业一般会用两种逻辑去理解“生态设计”,一种是成本逻辑,另一种是投资逻辑。“以前我们讲绿色经济是让你花钱的,去尽更多社会责任。‘蓝色经济’不是的。蓝色经济实际上是通过创造新的循环,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蓝色经济是让你赚钱的,这会改变很多的城市的运作的方式。”

  “蓝色经济”是由比利时经济学家冈特·鲍利(Gunter Pauli)提出的经济概念,主张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零污染,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平衡。

  事实上,在本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现场,已经有企业在尝试进行“蓝色经济”的创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洗发水、沐浴露,使用的都是按压式泵头,这种泵头虽然小,但却使用了塑料、金属等多种材料,由于材料难以拆解,导致泵头瓶难以循环利用。

  阿普塔是一家消费品包装的跨国企业,也是欧莱雅等美妆巨头企业的供应商。他们选择研发全PE材质的泵头,这样就能确保瓶泵和瓶身都是塑料材质,可以一起回收利用。据了解,中国每年产出化妆空瓶数量就达到10亿个,化妆空瓶的循环利用空间非常大。

阿普塔展台。吴丹璐摄

  一个小小的设计改变,却能撬动一个产业的改变,这就是“生态设计”的力量。在展会现场,记者发现不少人工智能企业的身影。比如iMuse.Ai是一款AI驱动的创意辅助工具,通过先进的AI技术,帮助设计师在成衣和面料设计、图案定向等方面实现创意的快速生成和优化。有了AI工具的辅助设计,裁剪方式可以得到优化,使面料的利用率最大化,减少对布料的浪费,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效率。

  再比如,本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展的主要参观通道,是一条200米长的跑道,这一跑道使用环保材料铺就,也就是由回收运动鞋塑料再生而来,象征着上海正在引领一条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道路。

本届大会将近三分之一的展区使用的是模块化展陈。吴丹璐摄

  据娄永琪介绍,本次设计之都大会在策展时特别强调模块化、可循环、再利用、低废弃的理念。将近三分之一的展区使用的是模块化展陈,将来这些展陈还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企业办展的资源浪费。

  “今年来了很多年轻化的企业和新面孔,我相信参加完这次展会后,他们会感受到设计与生态协同的重要性,‘生态设计’的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