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迎来了发布一周年。钟表回拨至2024年9月23日,在新“国九条”刚刚发布、资本市场信心尚待修复的关键节点,中证A500指数作为新“国九条”落地后首只重磅宽基指数正式发布,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市场结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历史使命。
彼时,A股市场正处于低谷:Wind数据显示,当日沪指收盘2748.92点,两市成交额徘徊于5000亿元左右,投资者情绪低迷。正是在这一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以华泰柏瑞为代表的十家基金公司率先上报并发行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首批ETF,展现了头部机构对国家战略方向的深刻理解与对市场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作为首批布局该指数的代表产品之一,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成立于24/9/25)不仅见证了A股新一轮结构性行情的启动,也成为各路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一年来,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实现了规模与影响力的双重跃升,也随着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破局而立,新一代宽基指数精准落子
中证A500指数的推出,并非简单的指数扩容,而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双重背景下的一次精准落子。
随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一批市值中等但成长性突出、创新能力强劲的“新蓝筹”企业迅速成长,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些企业虽未跻身A股市值规模的“第一梯队”,却在各自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是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环节。中证A500指数的推出,构建了一个更具均衡性和成长性的核心宽基指数。
中证A500指数编制方案上相较传统宽基指数的特别之处,首先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视角。在市值选样的基础上,纳入了细分行业覆盖度、行业中性、ESG、陆股通等多方面考量因素,这使得指数的可投资性和代表性都得以进一步强化。
其次是广泛的市场代表性。考虑行业覆盖度以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行业分布与中证全指一致,覆盖全部35个中证二级行业,并包含91个中证三级行业,这为其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中证A500指数以不到全部A股10%的成份股数量,覆盖了A股53%的总市值、62%的营业收入、近69%的净利润和67%的2025年内现金分红总额。
第三,兼具核心资产和新兴成长属性。中证A500指数较均衡地表征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各领域优质资产的整体情况。同时,中证A500指数凭借与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较高契合度,在行业轮动速度加剧或者新兴产业表现较好的市场环境中有望更为占优,也因此在今年以来的“科技叙事”行情中成为众多投资者的底仓配置优选之一。
尤为可贵的是,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首批ETF推出时机极具战略前瞻性。早在指数正式发布前,市场仍处低谷之际,华泰柏瑞等十家基金公司已率先上报并发行相关ETF产品。这一“逆周期”布局,彰显了头部基金公司对国家战略方向的深刻理解与对市场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为后续市场回暖埋下了重要伏笔。
A500ETF卡位之战,A500ETF华泰柏瑞规模领跑
积极布局中证A500ETF,是基金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战略卡位。一方面,中证A500指数填补了核心宽基指数的“中间地带”,市场需求明确且巨大,是必争之地;另一方面,通过发行挂钩ETF,基金公司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引导社会资金精准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
行业整体的积极参与,使得中证A500ETF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高起点、大生态的特征,交易所数据显示,首批10只中证A500ETF2024年10月15日上市后,在11月11日就完成了合计千亿规模的突破。中证A500指数一跃成为跟踪的全部ETF总规模最快突破千亿元大关的A股标的指数。
经过一年的发展,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已达40只,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3日,最新总规模近1900亿元,同时也是挂钩的百亿级ETF数量居首的A股标的指数,显示出市场对该指数的高度认可和旺盛需求。
其中,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在今年二季度末成为同类规模居首的ETF,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5/9/23规模达225亿元,持续领跑同类。
与A股新一轮价值重估同行,首批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表现不俗,10只中证A500ETF的最新累计单位净值均在1.14元以上,其中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9月23日累计单位净值为1.2129元,是首批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中仅有的累计单位净值超过1.21元的产品,展现出了较好的运营水平与跟踪精度。
此外,中证A500ETF,特别是以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为代表的头部产品,吸引了包括保险资金、证券公司、外资机构在内的多元化专业投资者的广泛参与,成为各类长期资金配置A股“新核心资产”的重要载体。
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金融巨头、国内大型险资机构等多家重量级机构新晋成为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的前十大持有人。这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信任投票,更是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前景的坚定看好。
长期资金通过ETF渠道有序入市,有助于优化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韧性。一方面,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另一方面,抑制了短期投机行为,推动形成更加理性的价值投资文化,进而促成“指数化投资盛行—市场生态优化—吸引更多长期资金”的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在低费率趋势之下,ETF等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的重要工具。
以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为例,其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为0.15%/年、0.05%/年,均为当前A股市场权益指数产品中的最低一档费率结构。在此基础上,其场外联接基金进一步设置了全方位的低费率结构,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联接A(022438)的申购费率、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联接C(022439)和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联接I(022742)的销售服务费率也为目前同类型基金中的最低一档。
赋能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
回望包括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在内的首批中证A500ETF走过的一周年历程,意义远超单一金融产品的成功。
首先,中证A500指数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指数化投资生态。中证A500指数与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2000指数等共同构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A股核心宽基指数体系。这一体系能够更精准地刻画中国经济的全貌,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需求,推动指数化投资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其次,成为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工具之一。通过ETF这一高效、透明的载体,社保基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外资等长期资金得以大规模、低成本地进入股市,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符合国家战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通过资本的力量,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力支持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促进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被纳入重要指数并受到大量资金关注,对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约束。为了维持在指数中的地位并吸引更多配置资金,上市公司会更加注重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股东回报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优质企业—市场关注—资本支持—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增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一个产品丰富、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资本市场,是吸引全球资本的关键。这些中证A500ETF的成功,展示了监管在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决心和能力,有助于提升中国资产的全球吸引力。
截至2025年9月23日,交易所数据显示当前中国ETF规模超5.32万亿,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规模增长的背后是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潜力的集体投票。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凭借其先发优势、规模领先和出色的流动性管理,已成为投资者布局A股“新核心资产”的优选工具之一。
一年时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中证A500指数及其ETF产品将承载更重要的使命,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有望继续担当投资者认可的“新核心资产”配置工具。
附录:中证A500指数大事记:
2024年9月5日,华泰柏瑞等10家基金公司正式上报首批中证A500ETF。
9月6日,10只中证A500ETF正式获批。从上报到获批仅1日,刷新了基金获批史上最快速度。
9月10日,10只中证A500ETF启动发行。
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完成结募,为A股带来200亿增量资金。
10月15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上市,同时,首批10只中证A500ETF的联接基金、20多只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以及10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等40多只基金同时上报。
10月31日,12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中证A500ETF。次日(11月1日),第二批中证A500ETF获批。
11月5日,第二批中证A500ETF获批集体发行。
11月11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合计规模超过千亿。
11月22日,第二批中证A500ETF全部结募,合计募集资金240亿元。
2024年12月底,中证A500ETF场内规模已经突破2500亿元,成为跟踪投资规模第二大的宽基指数,仅次于沪深300指数,开创了宽基ETF的新时代。
2025年1月初,第三批中证A500ETF上报发行,A500场外指数基金、指增类产品井喷。
2025年6月29日,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规模突破200亿元,在所有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中规模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