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全线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逆势收涨2.83%。热门中概股迎来普涨行情,阿里巴巴涨超8%,百度、京东涨超5%,蔚来涨超2%。
相关ETF方面,港股科技50ETF(159750)9月24日收涨2.38%,近一个月复合单位净值上涨10.51%,资金净流入超3.1亿元,最新规模突破12.8亿元,再创上市新高。
资料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追踪港股科技指数(931574.CSI),据中证指数官网显示,截至9月24日,其标的指数的前十大成份股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网易、京东集团、美团、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百度集团、快手,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科技赛道。
据Wind显示,其标的指数当前市盈率(PE-TTM)为24.96倍,处于近五年来32.18%的分位数,这意味着当前估值水平仍低于5年来近七成的时间。横向对比来看,全球范围内港股科技指数估值仍偏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市盈率为36.58倍,创业板指为44.61倍,科创50为188.40倍。
资金面上,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近一年来,南向资金“南下”涌入(净买入)超14425亿港元。从其买入行业来看,银行、商贸零售、医药生物、非银金融、汽车受南向资金的青睐。个股层面来看,截至9月24日,南向资金近一个月内大举买入阿里巴巴、美团、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

图源:Wind
外资层面,据财联社,截至9月19日,在美国上市交易的KraneShares CSI中国互联网ETF(KWEB)已经实现连续第六周资金净流入,并创下了自2025年2月以来的最长连续流入记录。仅过去六周,KWEB累计流入约5.99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木头姐”(Cathie Wood)四年来首次买入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股。当地时间周一,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凯茜·伍德 (Cathie Wood)管理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重启对阿里巴巴(BABA.N) 持仓,这也是四年来的首次。根据伍德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发布的每日交易报告,公司旗下的两只ETF于周一买入了阿里巴巴ADR(美国存托凭证)。具体为,方舟金融科技创新ETF (ARKF)和方舟下一代互联网ETF (ARKW)一共买入阿里巴巴集团的99090股股票,总价值为1613万美元。根据美国证交会搜索工具,方舟投资对阿里巴巴的首次投资可以追溯到2014年,即该公司上市不久后。在2021年9月之后,未找到任何投资或代理投票记录。最新投资标志着,方舟投资可能再次扩大其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投资。
基本面上,随着2025年Q2财报的发布,腾讯、网易、小米集团、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速及每股收益均录得显著正增长。

阿里巴巴业绩报告显示,AI相关产品收入录得三位数增长,云计算销售额也跃升26%,大超市场预期,阿里云业务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新建数据中心,该业务4月至6月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
腾讯方面,其Q2财报显示,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和To B板块后,二季度腾讯以游戏业务为主体的增值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6%至914亿元;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358亿元;To B板块(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实现营收同比提升10%至555亿元。
据财联社,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也许未来全世界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此外,阿里巴巴近日发布通义全模态预训练大模型Qwen3-Omni系列模型。在36个音视频基准测试中,Qwen3-Omni系列模型有22项达到SOTA水平,其中32项取得开源模型最佳效果,语音识别、音频理解与语音对话能力可比肩Gemini2.5-Pro。
同时,据澎湃新闻,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AI)领域达成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平安证券指出,在国内供给和需求政策协同发力,科技产业积极变化持续积累的背景下,高景气行业如医疗保健、信息科技等业绩有望持续兑现。同时,港股估值相对全球仍具优势,海外资金流动性宽裕叠加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有望推动港股估值持续修复。
广发证券认为,美联储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这将有利于A/H资产,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叠加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将充分释放流动性。而港股互联网作为利率敏感型板块,同时也是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有望获海外增量资金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