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汇丰集团与IBM合作,使用量子计算机优化债券交易,可令交易在报价价位成交的概率提升高达34%;②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金融巨头也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
英国汇丰集团最新表示,该行在探索量子计算机优化债券交易的试验中取得了全球首个突破性成果,证明这一前沿技术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潜在价值。
当地时间周四(9月25日),汇丰在官网发布新闻稿称,在与IBM团队合作过程中,汇丰采用了一种结合量子与经典计算资源的方法,与行业常用的传统技术相比,能使预测交易在报价价位成交的概率提升高达34%。

来源:汇丰官网
汇丰提到,该行使用的是IBM最先进的量子处理器“Heron”,该芯片能够增强传统计算工作流程,比汇丰自己使用的标准的、传统的方法更好地辨别出嘈杂市场数据中的隐藏定价信号,从而改善债券交易流程。
汇丰量子技术主管Philip Intallura写道,“这是债券交易领域开创性的全球首例。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切实的例子,能够展示量子计算机如何大规模解决现实世界的商业问题,并提供竞争优势。”
Intallura表示,尽管他们的试验不是实时交易,但却是一个真实世界的演示,“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正处于金融服务量子计算新时代的门槛上,而不是还需等待遥远的未来。”
汇丰算法信贷交易总监Josh Freeland称,在试验的某一阶段,16名物理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团队“昼夜工作”,试图复现量子计算机取得的成果。
“我们一直在寻找个位数的提升,因为当这种提升每天重复成千上万次时,就能真正产生巨大影响。”Freeland说,“如果每天都能取得这样的结果,那就相当惊人了。”
媒体分析指出,迄今为止,量子计算大多停留在学术研究和专业科技公司领域。尽管大规模应用之路仍然漫长,但随着华尔街的一些公司正加紧将这一技术纳入日常运营,竞争正在升温。
麦肯锡、毕马威等咨询公司称,量子计算可大幅增强银行在风险管理、投资组合优化、欺诈检测及多种市场情景下资产价格预测等方面的能力。
除了汇丰,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金融巨头也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因其潜在收益颇具吸引力。
麦肯锡今年6月发布的研究预计,量子计算的收入将在十年内飙升至720亿美元之多;与之相比,去年约为40亿美元,这一增长将主要由化工、生命科学、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推动。
麦肯锡法兰克福合伙人、全球量子技术研究负责人Henning Soller表示,对银行来说,这项技术能带来显著收益,即便是价格预测中一个百分点的提升也意义重大。
麦肯锡高管Miklos Dietz说道:“如果一家银行能率先使用量子计算开发出程序,那么其他银行第二天就会开始研发,他们会‘彻夜不眠’直到拥有它。一旦到来,将是爆炸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银行也一度在量子计算领域获得突破。例如摩根大通今年3月称,已使用量子计算机生成并认证所谓的“真正随机数”,这一成果有望应用于加密、安全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