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转型周期的大背景下,各大房企正竞相打响“好房子”“突围战”。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1—7月持平。尽管如此,中指研究院亦强调,“通过比较部分热点城市热销项目,高性价比的好房子产品仍能赢得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地产行业集体“开卷”好房子赛道之时,许多房企将大面积、改善性住宅作为“主攻”方向,如从中指研究院监测重点城市来看,今年1—5月份,120—144平方米户型成交整体占比首次达到30%。
不过在诸多房企押注大面积、高总价的改善性住宅的另一边,亦有房企另辟蹊径,“攻入”细分市场谋取市场突围,如联发集团近期宣布“开辟新青年好房子赛道”,通俗而言,该企业将重点发力年轻人“买得起的好房子”。
“地产行业有没有给优秀年轻人提供一、二线城市的商品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联发集团董事长王文怀日前向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强调,“‘新青年产品’就是我们坚定选择且要长期深耕的方向——不是盲目跟进,而是发现市场机会,主动定义需求、激活市场的增量。”
“好房子”标准重塑刚需市场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刺激下,近年来地产行业刮起一阵阵改善性住房“旋风”。
“2025年好房子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义‘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标准;5月住建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好房子’的建设更加具象化并具备约束力。”克而瑞表示。
而克而瑞此前同时透露,从其监测的全国重点城市开盘区划和成交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产品力过硬的改善类产品和新规四代宅产品卖得更好,好房子正在领涨全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房企纷纷瞄准为高总价“买单”的改善群体时,传统意义上的刚需产品仍在新房成交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原集团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重点城市成交结构中,低总价住宅成交占比进一步上升,尤其在房价较高的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如杭州。中原集团研究院认为,“这主要由于这些城市本身有人口支持,随着2024年9月以来限购放松,叠加房价、利率下行,导致购房成本逐渐进入刚需可接受范围。”
“改善型需求虽然在当下新房市场占比较大,但刚需群体始终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记者强调,“刚需群体的‘好房子’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不仅如此,在多个一、二线城市打响人才“争夺战”、争相吸引青年才俊的当下,能否为年轻人提供总价合适、契合需求的住宅产品,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联发集团正瞄准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第一套房”的需求,称其进入的是“新青年好房子赛道”。
“在‘新质生产力’成为城市发展核心动能的今天,城市在地青年人才的密度,已成为当代城市产业竞争力乃至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联发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近年来,多地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青年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我们新澍产品就是为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优秀年轻人,提供你们人生的第一套房。”王文怀日前表示。公开信息显示,联发集团日前发布新澍产品品牌,目前,其已在厦门、上海、南京、深圳四城推进6个新青年好房子样板项目,联发集团官方对此介绍“以更懂年轻人的方式,打造专业化产品系,让年轻人能住上好房子”。
老牌房企破局行业痛点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作为老牌房企的联发集团,其开辟新赛道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联发以前在大家的眼里,不是主流开发商,所以我们联发要生存、要发展,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城市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在城市安家落户,这个市场,说不定是我们可以做的市场。”王文怀日前直白地解释。
在王文怀看来,联发集团开辟的“新青年好房子赛道”,是当下房地产市场的新增量市场。但在地产行业仍有待进一步好转、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联发集团针对一、二线城市青年购房群体推出的产品,竞争力何在?
“联发新青年产品的核心,是从为新青年‘造房子’升级为‘造生活生态’。”联发集团提供给记者的信息显示,其推出的新澍产品,具备“优总价、高品质、强运营、智慧化”特征。
以优总价为例,联发集团介绍,即在一、二线核心城市产业集群的片区,创新推出60—80平方米主力户型,“并结合强功能的产品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给房子更大的空间韧性、更久的居住生命力”。
此外,对于年轻购房群体关注的智慧化,联发集团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是其与华为深度携手,“依托鸿蒙生态、AIoT、数字孪生三大前沿技术,共同打造New Life OS智慧社区系统”。
“其中,智慧大区以天使之眼+AI守护、访客友好、骑手友好等营造安心、便捷的生活。智家场景则全面搭载华为鸿蒙系统,可无缝链入2800多个品牌、7700个智能产品。基于该系统,未来还可以实现家、小区、社区的全场景互联。”联发集团方面提供的信息显示。
在联发集团副总经理李镪看来,“新青年好房子,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其同时认为,“更是一种融合了城市发展、生活方式以及个体成长的综合生态。”
“我们作为国有企业,除了要追求合理利润,让企业能生存下去、发展下去之外,也要直面地产行业的痛点,要直面行业和国家的需求。”王文怀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