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老人食物卡喉命悬一线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涛通讯员崔毅杨兆华杨婷)9月22日,武汉市武昌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内正展开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夺战。一位七旬的中风老人因吃热干面时窒息,急诊科医护团队凭借多年的急救经验,在短短8分钟内,成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当天8时22分,武汉市武昌医院急诊科走廊内突然响起一阵阵急促的呼救声。“医生,医生!”一名年轻的女子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边跑边呼救。
听到呼喊声,正在交班的医护人员和急诊抢救室值班的医护人员闻声立刻冲了出来。只见老人瘫坐在轮椅上,面色紫绀,头无力地垂向一侧,满脸都是污物。
据了解,老人今年76岁,中风已有一年。早晨老人想吃热干面,女孩便带他来到了医院附近的面馆,才喂了几口,老人就出现了呛咳不能进食,脸憋着通红,却说不出一句话。女孩惊恐万分,立即推着老人向医院求救。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快!抬到抢救床上!”急诊科值班医生邓克崇根据多年临床急救经验判断:这是由食物引起的窒息。
8点22分,“清理口腔异物。”护士程杰与正准备下夜班的护士张欢一起,将老人口腔里的食物残渣用手掏出约30克。与此同时,护士向舒和主管护师杨兆华迅速连接吸引器,从老人口腔内吸出食物残渣约100克。
8点23分,“吸氧、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值班医生邓克崇下达一道道指令。此时,老人的血压为89/55mmHg,血氧饱和度只有42%,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
8点25分,老人突然意识丧失,心跳骤停!急诊科护士长杨婷立刻行胸外心脏按压,一下、两下、三下……,时间在飞速流逝。“肾上腺素1.0毫克静推”又一道指令下达,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8点26分,老人的胸膛微微起伏,自主呼吸恢复了!虽然老人的意识还很模糊,但面色已明显好转,脉搏达到18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9%,生命体征开始好转!
8点30分,老人的心电图报告提示:快速房颤,心率180次/分钟。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4%,血压上升至187/95mmHg。成功啦!老人终于转危为安!急诊科抢救室里,所有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女孩也喜极而泣,不停地对着邓医生说“太感谢你们了,如果老人出了事,我都不知道咋办了!”
“在急诊科经常会碰到发生此类事件的患者。”武汉市武昌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高洪锋提醒市民:对于中风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进食时极易发生呛咳、窒息等危险情况。像热干面这种又干又硬、不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存在较大风险,应尽量避免食用,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格外谨慎。同时,他建议大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