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20:57:30 股吧网页版
国家科技奖初评放榜,深圳这些“硬核创新力量”强势入围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于日前结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初评的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对通过初评的2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在委托管理单位、提名单位及项目完成单位等进行内部公示。

  图片说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 (图片来源于科技部官网截图)

  9月25日,记者从公示名单(含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中获悉,深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参与的28个项目上榜,当中更有4个项目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中的建议等级为特等奖。

  据了解,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参与的“面向二氧化碳转化的催化剂、反应器和反应流程研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云鹤参与的“图像跨域生成理论与方法”、南方科技大学郭红卫等人完成“植物激素乙烯作用的分支机理”、深圳大学谢和平等人参与的“深部资源开采岩石损伤灾变的能量分析理论”等4个项目的初评建议等级为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新参与的“脑血管病磁共振成像精准诊断关键技术、系统及应用”、深圳市大族半导体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尹建刚参与的“飞秒激光电子动态调控微细加工技术及应用”等2个项目在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中,建议等级为一等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李胜利等人参与的“云边端协同的胎儿超声智能诊断与质控关键技术”、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肖京参与的“光场感知与智能重建关键技术与装备”等2个项目在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中,建议等级为二等奖。

  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中,鹏城实验室等参与的“‘鹏城云脑’超大规模国产智能算力系统及产业化工程”、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等参与的“先进三代压水堆技术”、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与精准防控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华系种猪育种技术与核心种源创制及应用”等4个项目的建议等级为特等奖;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高密度高性能三维闪存芯片关键技术”项目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中的建议等级为一等奖;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视觉感知编解码关键技术及超高清视频产业化应用”、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重症心力衰竭外科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推广”、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的“薄壁结构电阻焊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及载运装备制造应用”、深圳睿心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血管阻塞性疾病介入诊疗器械创新与临床应用”、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的“超高比功率超强服役高效电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与的“新能源汽车高安全高效能长寿命动力电池系统测控关键技术与标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无线通信系统广域立体覆盖技术及应用”、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高精度低功耗模拟前端集成电路关键技术与应用”、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的“高精度模块化协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的“高安全、高容错、高能效智能电动底盘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大城市复杂交通系统智能推演与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以功效物质为核心的中药作用原理解析创新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参与的“牙/颌修复新材料研发及其临床技术体系构建”、深圳大学参与的“超大规模基础设施毫米精度高效巡检技术、装备与应用”等15个项目的初评建议等级为二等奖。

  【记者观察】

  这批在初评中脱颖而出的项目中,深圳企业参与的项目数量超过22个,占比约8成,充分彰显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其中大疆创新既参与了“视觉感知”等专属领域的科研项目,也出现在“水稻生产”等农业领域的技术攻关阵营中,不断延伸优势技术的覆盖面。比亚迪更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参与了5个技术攻关项目,涉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以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此外,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参与的科研项目也出现在三大奖项的初评名单中。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提出每年把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围绕前沿基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2023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2023年深圳R&D经费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6.46%,首次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双第二。

  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深圳企业也保持了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比亚迪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继续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投入约309亿元,同比增长53%,金额比同期净利润高出一倍,这一数字也在A股上市公司中高居榜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