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9月25日电记者手记:政策暖风拂面,民洽会场“人气”变“商机”
新华社记者梁姊、郭方达、李亭
9月24日至25日,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在天津举办。来自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国企央企、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共计2000余人参会。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发布、高效畅通的产业项目对接、诚意十足的经验交流……人流如织的会场中,闪烁着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
作为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后的首次民洽会,“热闹”是记者步入会场后的第一感受。开幕式尚未开始,不少企业家便已早早来到现场,将主会场外的等候区域围得水泄不通。不远处,综合对接洽谈优质项目路演(出海专场)也即将开始,数十个座位几乎全部坐满。
深圳壹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次参加民洽会。这是一家智能科技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型国际机场及电力、农业、矿山等多个领域。
公司天津区域总经理张毅介绍,公司计划在天津投资20亿元,建立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和数据中心,并依托天津港口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在会上,他接洽了多个投资机构负责人,希望借助民洽会吸引投资人。

这是9月24日拍摄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今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利好不断,有效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
“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在融资、研发等领域得到很多支持,公司发展前景更好了。”张毅说。
在本届民洽会滨海新区专题活动上,天津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姚娜分享了公司最新推出的无人机。“无人机行业仍属于新兴行业,作为创业企业,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决心让我们很受鼓舞。”她说。
本届民洽会旨在搭建高能级产融对接平台,不少企业因此收获了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品稻联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基新材料科技公司,致力于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链打造。以本届民洽会为平台,公司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签订了新项目的框架协议,计划在两年内建成5万吨级全生物全绿色全降解环保壳基新材料欧普稀(OHPC)的生产能力。
这是继今年8月江苏工厂启动建设后,公司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一步。公司总经理翟淮说,天津项目不仅能更好服务京津冀三地,天津港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也将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助力。
除了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本届民洽会主办地天津还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创业与发展,在会上宣介、发布了《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天津市落实〈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行动方案(2025—2027年)》。
9月24日,与会嘉宾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开幕式会场外参观一款“灵巧手”。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本届民洽会上,热闹的“人气”转化为蓬勃的“商机”。截至9月25日,本届民洽会已面向参会企业征集融资需求项目330个,面向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征集投资意向165项,组织签约项目49个,签约总额14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