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台风“桦加沙”影响减弱,广州南站已恢复开通运营,加之即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南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相比往常更加忙碌,机器滴答声此起彼伏,综控员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广州南站位于京广高铁最南端,是广深港高铁的起点站,与南广、贵广高铁以及广珠城际交会,属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交通枢纽,也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车站之一。
据国铁广州局广州南站副站长陈志介绍,2025年以来,广州南站累计到发旅客超1.3亿人次,日均近50万人次。即将到来的铁路国庆中秋运输期里,预计到发旅客825万人次,日均到发69万人次,其中10月1日预计发送旅客达50.1万人次,有望创历史新高。旅客顺畅出行的背后,离不开广州南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这个“智慧大脑”的高效运转和幕后“隐形卫士”的守护。
最强大脑:日均2万余条数据精准服务旅客
上午11时,刚接班的综控员周嘉仪了解清楚当天的客流和列车开行情况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二天以及假日期间列车开行计划的核对工作中。她使用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将列车到发时刻、编组、股道等信息与旅客服务平台中的数据逐一进行比对。
“比如,这趟由广州南站开往香港西九龙的G6583次列车,我需要认真核对开车发车时间、进哪个站台以及站台车厢地标颜色等信息,然后准确无误地将各类数据传输到车站所有检票闸机、电子显示屏、广播以及工作人员的手持作业终端上。”虽然以周嘉仪为代表的综控员没有直接服务旅客,但他们输入的每一条数据都与旅客出行息息相关。
周嘉仪和同事们如同车站的“最强大脑”,有着对数据的精准把控与处理,才能为旅客提供全方位向导。

“千里眼”:1800个镜头昼夜守护平安
近年来,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开通运营,广州南站根据客流变化和旅客需求,不断优化进站乘车流线,实名制验证与安检查危融为一体,显著缩短了验证与安检之间距离,提高了通行效率。
为充分保障旅客在客流高峰时段快捷舒适出行,广州南站充分发挥站场内外的1800余个视频监控作用,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东区安检口客流比较大,旅客已经开始排队,请迅速增派人员进行疏导。”每天早上6时开始,广州南站进入客流早高峰时段,站外道路车流汇集,实名制验证、安检通道人流如织。广州南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客运监控分析室的值班员张集燕一边紧盯着监控屏幕一边用对讲机呼叫。不到5分钟,安检口迅速增派人员增开通道进行疏导,使得旅客快速通过安检。
“西出发平台有点堵车,有些车辆停留时间长,请安排人员疏导。”上午8时,张集燕发现站外交通情况后,立即协调地方交通部门进行疏导。张集燕的工作远不止查看视频监控那么简单。当每天夜间高铁营业结束,线路开始维修作业时,他们还要远程盯控行车作业情况,不管白天与黑夜,24小时守护旅客出行安全。

“精算师”:为旅客见缝插针申请回家车票
“今年国庆中秋旅客出行热情高涨,北上往长沙、武汉等热门城市方向的票额紧张,可以申请加开G9794、G9717次等京广、广深港方向列车。”“历年国庆假期去往重庆西、汕头方向需求很大,申请G3722、G6325次列车重联,每天能增加1千多张票!”指挥中心营销分析室5名90后女分析员,在电脑前快速刷新数据,分析客流走向,针对旅客候补申请,研究精准加开列车,她们就是车站鲜为人知的“精算师”。她们仔细研究后提报的加开列车计划,一旦被采纳,最快不超过1天便会生成数据,旅客们就可以购买车票。
“往年客流数据、铁路‘12306’App候补数据,以及广州南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网友留言,都是我们预判的依据。”班组长张洁妍全面负责京广、广深港、南广、贵广等各条线路的售票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分线路、分时段、分车次优化调整售票方案,确保不浪费每一张车票。
“今年以来,广州南站共申请加开列车2201趟、重联1424趟次,其中加开广深港方向的列车874趟,这意味着我们共为285余万名旅客申请到外出旅游、回家的票。”张洁妍对自己的团队能够为旅客申请到回家车票很是开心。
陈志还表示,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面对创纪录的客流,将最大化增加安检仪开机数量与安检员人力配置,每日增加72名安检员,启用48条实名制验证通道,优化进站流线,确保每小时安检通过能力达2.4万人,高效应对瞬时大客流。此外,集团公司还会协调增派144名支援职工,每天安排40名志愿者开展服务,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