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河北崇礼9月25日电(记者周逸斐)9月22日至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在河北崇礼举办。

论坛现场,每经记者周逸斐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电力现货市场以及新能源全面入市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挑战,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及学术界探讨的重点。
今年,我国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将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竹在大会上透露,今年1~8月,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已经接近6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三成,已占新能源所有上网电量的近六成,下一步这个比例还会持续提升。
但多位专家也强调,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在安全、消纳等方面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挑战。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树彪直言,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面临严峻考验,高比例的新能源并网挑战大。国际经验表明,新能源渗透率占比超过15%,其波动性对电网稳定运行就会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提升,2024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经超过18%,如此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需要更稳定的基荷电源以及更强的灵活调节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业内认为相关政策在减轻电力系统压力的同时,也能撬动新能源就近消纳的市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力交易机构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通知》主要是配合近期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明确界定了各方主体应向电网支付的具体费用金额。同时文件中还包含了一些优惠减免措施,有利于推动绿电直连以及源网荷储等相关项目的开展。
上述负责人表示,国际上对绿电直连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而很多出口企业又面临着碳考核。随着新能源成本的下降,一些企业也开始考虑通过采用绿电直连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