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独立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宣布,已与芝加哥大学达成协议,将收购其旗下证券价格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简称“CRSP”)。晨星公司表示,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拓展晨星的指数业务能力,强化其在全球指数提供商中的领先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CRSP成立于1960年,是隶属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权威学术研究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证券市场数据和指数提供商。长期以来,CRSP致力于为学术研究、奖学金计划及投资策略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数据与市场指数。
根据协议条款,晨星将以3.75亿美元收购CRSP,并获得其旗舰产品——CRSP市场指数(CRSP Market Indexes)的所有权。该指数系列目前被用作超过3万亿美元美国股票资产的业绩基准,覆盖了不同的市值规模、投资风格和行业板块,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
晨星公司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次收购将CRSP的指数体系与晨星的全球化业务范围相结合,旨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广泛、更精准的指数选择。交易完成后,CRSP团队将正式并入晨星指数(Morningstar Indexes)部门。根据Burton-Taylor国际咨询公司数据,晨星指数业务在过去五年中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指数提供商之一。
晨星(中国)代总经理,产品总监杨涛对界面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晨星公司已推出的指数数量超过2.5万条,涵盖全球各个地区、不同资产类别、广泛的投资风格及策略。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球范围内跟踪晨星指数的资产规模约为2210亿美元。
2003年,晨星公司在华设立办公点,开始涉足中国市场。2010年,晨星公司以唯一一家外资身份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资格。2022年8月,晨星在重新审视全球战略布局之后对中国团队及市场的定位和布局进行了调整。根据新的规划,中国已经成为晨星全球的重点战略发展市场,在华团队将更聚焦于中国市场业务,对于原全球数据及研发相关人员则做了减法。
目前,晨星公司在中国的主要业务包括全球股票与基金数据的提供,以及围绕基金研究与投资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服务。伴随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买方化转型,晨星中国团队正不断将全球投顾领域的工作流程和系统引入本地市场。同时,晨星也持续关注国内被动投资的发展趋势,未来将进一步把海外指数数据与研究成果带入中国。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我国市场上ETF的资产净值合计为5.46万亿元。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认为,国内指数基金具有规模与资金流增长迅猛、产品日益多元化、市场成交活跃度高等特点。
“美国指数基金市场有Vanguard、BlackRock等巨头通过激烈的竞争,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且进入强者恒强的稳态;中国基金公司在指数基金市场上虽然已经形成头部效应,但尚未进入稳态,竞争异常激烈。”孙珩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国内的指数投资市场竞争态势尚未完全确定,只要市场未接近饱和,竞争格局就有存在变数的可能,甚至是给基金公司提供“超车”机会。
自2024年11月份以来,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核心宽基开始降低管理费、托管费,目前“0.15%的管理费+0.05%的托管费”已经成为ETF的标配。
孙珩认为,对比美国成熟市场中头部公司强大的统治力,随着国内ETF市场的成熟,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在降费浪潮的冲击下,基金公司唯有跳出同质化竞争泥潭,以创新驱动价值创造,拓展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牢核心壁垒,探寻ETF 市场新的价值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