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6 00:47:50 股吧网页版
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召开 推动AI技术在质量治理中的应用
来源:证券日报

  日前召开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助力提振消费信心”专题会议提出,要以技术赋能激发质量变革活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质量治理中的应用,实现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传统人工抽检因人力瓶颈,覆盖面广与反馈及时性难以兼得。AI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动态监管,将治理从‘事后验证’转向‘全周期预防’,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

  长期以来,质量监管更多依赖人工抽检和企业自查,覆盖面有限、反馈滞后,往往只有在产品出现问题后才启动召回机制,消费者的信任因此受损。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医疗器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快速普及,传统质量监管方式已难以应对风险。消费者对安全和品质的敏感度不断提升,社会对质量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借助科技实现从被动追责到主动防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正在为这一转型提供可能。在研发环节,AI建模与仿真可在量产前预测潜在缺陷,降低研发失误和返工率;在制造环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传感器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检测,显著减少次品率和系统性风险;在流通环节,产品溯源体系为每件商品建立质量信用档案;在售后与召回阶段,AI算法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与故障日志,能够迅速锁定高风险批次,使召回更精准、高效。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实践尤为典型。智能网联平台让远程诊断与OTA升级逐渐普及,“召回”正在从被动修复转向实时优化和主动防护。在消费品领域,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退换货率和用户评价,可提前发现潜在隐患,推进企业改进工艺。

  《2025中国工业白皮书》显示,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引入后,企业平均节省约42%的人工质检成本,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5%。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工业AI质检市场规模将接近9.58亿美元。

  田利辉对记者表示,“AI质检成本下降具有双重影响:直接压缩人力与缺陷成本,释放利润空间;节省资金驱动技术升级,从‘降本工具’跃迁为‘价值引擎’。企业若拓展至工艺优化,可实现‘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快速推广,加快赋能质量治理和补齐监管短板势在必行。将人工智能引入质检领域,将有效提升质检效率和治理水平,为建设质量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9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广质量认证数字化工具、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推动全流程智能监管。

  政策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平台、AI检测设备和质量大数据服务商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张,质量治理智能化升级也或成为企业的新增长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