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龚梦泽熊永红)新能源商用车保险要走出“高事故、高赔付、投保难”的困境,正通过智能驾驶技术获得实质性突破。在9月25日召开的2025年商用车智能化与风险减量研讨会上,极目智能披露的数据显示,其自主研发的L2.1级智能驾驶方案已帮助新能源轻卡实现赔付率下降超过50%,部分项目甚至实现扭亏为盈。
极目智能董事长程建伟表示,“科技赋能保险不是概念,而是必须用数据说话的真实成效。我们致力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降赔技术基座,让保险公司敢保、愿保,让车厂好卖车,让车队降本增效。”资料显示,极目智能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驾驶研发和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感知、融合、规控全栈技术能力。其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国内外30余家主机厂旗下近百款车型。
目前,新能源商用车虽在环保和运营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其事故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平均综合成本率约为107%,部分车型赔付率超过100%,导致保险公司承保意愿降低。究其原因,维修成本高是主要因素——新能源汽车常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及大量智能化设备,维修难度大、费用高,且零配件供给渠道相对有限。此外,新能源商用车中的营运车占比高出燃油车10个百分点,使用强度大,年轻驾驶员较多,也推高了出险率。
在此背景下,极目智能推出的“极安”风险减量方案,通过智能驾驶技术从源头降低事故发生率。该方案基于单摄像头视觉技术,实现了标准L2级智能驾驶功能,可有效识别鬼探头、行人横穿等高危场景,并通过“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架构,为车队提供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为客户节省了约30%的成本。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保等10余家保险公司,以及一汽解放、福田汽车、三一重卡等制造商。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引导、技术进步与产业协同的深入,新能源车险市场正迎来转机。头部险企已逐步走出承保亏损实现盈利,行业赔付率同步改善。通过技术手段从源头降低事故率,不仅能解决保险困局,更能为整个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