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东省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百千万工程”牵动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中,东莞金融业持续以争先进位的冲劲和拼劲,通过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赋能乡村建设数字化转型等举措,持续为东莞乡村产业升级、治理优化等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在“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信息时报》围绕“东莞金融业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特别策划推出《焕新东莞·金融赋能》特刊,重点聚焦东莞金融业如何用金融“活水”助力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等,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同时紧跟“十一”消费节点,聚焦东莞金融业如何用金融“活水”助力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发展。
近日,围绕“焕新东莞·金融赋能”主题,结合金融“活水”助力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等,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助力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发展等内容,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东莞市委金融办”)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
东莞市委金融办介绍,今年以来,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金融工作专班持续落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工作部署,始终把握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政治定位,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当地镇村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同时积极做好对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持续用金融“活水”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
引导金融资源
投向当地镇村发展的重点领域
记者:金融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血脉,“焕新东莞”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东莞金融业在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将如何持续发力?
东莞市委金融办:今年以来,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金融工作专班持续落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工作部署,始终把握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政治定位,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当地镇村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截至二季度,东莞地区各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002.73亿元,同比增长12.9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09.56亿元,同比增长16.33%,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金融保障。
首先,推动金融资源下沉。为推动金融与当地产业、土地资源等深度融合,激发集体经济的创新活力,今年5月,东莞举办了两场金融赋能集体经济专题培训,全市共计556个村(居委会)参加,培训人数达600人。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镇街经验共享与协同合作,为东莞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其次,聚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创新推出农业“政银担”批量担保业务模式,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东莞市科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东莞银行合作,落地东莞首笔农业“政银担”批量担保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500万元并减免其全部担保费用;另一方面,深入调研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支持乡村产业载体升级的金融新路径。东莞金融监管分局、市发改局调研深圳“园区贷”模式并结合东莞实际提出在东莞复制推广的工作思路,获市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目前市发改局印发实施东莞“园区贷”方案,并在3个重点园区试点实施。
此外,着力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东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市发改局在全市成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督促各镇街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即通过线上线下“一对一”走访,以及“一对多”的银政企对接活动等形式,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自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走访99.95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累放贷款超过1800亿元,实现信贷资金的高效配置。
接下来,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金融工作专班将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部署要求,推动金融支持机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配置更趋均衡、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持续释放县镇村金融活力。
首先,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资源支持美丽乡镇建设。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对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农村物流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其次,充分推动业务创新,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以“整村授信”“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新模式新产品为支点,结合本地农村特色化情况,深化消费金融应用场景的建设,不断丰富线上金融产品。
积极做好
对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记者:本次策划报道在“十一”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既能全面展示“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效,又能借助节日消费热潮,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为下一阶段发展凝聚共识、积蓄力量。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东莞金融业如何用金融“活水”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
东莞市委金融办: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今年以来,市委金融办紧密围绕提振消费工作部署,深入贯彻《广东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做好对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用金融“活水”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
首先,创新金融服务,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东莞各银行机构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推出各类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积极参与各类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强化金融赋能,刺激和释放汽车、家电产品、家装、文化、教育等消费需求。比如,4月11日至12月31日,持东莞银行信用卡通过云闪付在以旧换新线下商家消费满1000元,可返100元立减券,覆盖家电、3C产品等品类;东莞农商银行推出“消费易贷”,对接智能家居、家庭装修、购置家电家具等消费场景,最高授信100万元,最长可分期5年,支持全线上申请;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推出“E秒贷”纯信用贷款产品,全力为东莞市民提供线上秒批服务,同时积极联合微众银行开展“微车贷”联合贷款。
其次,加大资源投入,刺激合理消费信贷需求。持续引导东莞各银行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围绕本地餐饮、商超、文旅、出行、汽车消费等民生场景,加大支付优惠资源投入,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用“真金白银”带动居民消费意愿复苏,同时,鼓励加强银企联动,充分运用银行机构成熟的线上系统平台帮助企业顺应“线下转线上”的商贸业发展趋势,推动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新型消费,助力居民消费更便利、商户增收更顺心。
此外,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激发消费潜力。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部署,落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要求,会同商务部门收集并整合各银行机构的多元化消费贷款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力,全力提振市民消费信心,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接下来,市委金融办将会同中央驻莞金融管理部门继续鼓励全市银行机构强化产品创新,加强信贷支持,推动银行机构各类金融创新产品与国家、省、市各级促消费政策叠加,协同发力做好对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工作。加强金融促消费政策的宣传,鼓励广大企业与银行机构对接合作,共同促进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