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文
国际金价再度上演“高光时刻”。9月23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首次突破3800美元关口,盘中最高触及3824.6美元/盎司,伦敦金同步突破3790美元/盎司,双双创下历史新高。金价年内超40%的涨幅,让含“金”类理财产品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参与热情持续升温。
市场数据显示,当前名称中带有“黄金”的理财产品已近50只,今年下半年以来新发行成立的产品占比约五分之一,9月更是迎来发行小高峰。其中,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成为主流,这类产品以较低期权费成本参与黄金配置,通过“固收+衍生品”模式追求收益增强效果,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9月23日,建信理财发行的“私行精选福星黄金鲨鱼鳍固收类封闭式产品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为市场再添标杆产品。黄金鲨鱼鳍结构性理财,指的是产品挂钩黄金,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障碍价格,根据标的资产价格与障碍价格的关系来确定收益。当黄金价格处于不同区间时,收益呈现差异化变化趋势。作为典型的“固收+”产品,其将大部分资金投向低风险固定收益类资产筑牢收益底仓,仅用小部分资金配置黄金期权衍生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博取超额收益,精准匹配了投资者稳健参与黄金投资的需求。
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机构密集布局的背后,是对黄金行情的集体看好。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四季度现货金价将达3800美元/盎司,2026年初有望突破4000美元;高盛更提出极端情境下金价或逼近5000美元关口。支撑机构乐观预期的,是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各国央行持续购金三大核心因素。在此背景下,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展现出双重优势,既能对冲美元信用走弱与市场波动风险,又能在传统固收产品收益下行期,通过黄金这一另类资产丰富产品线、增强组合收益。
但热度之下更需警惕风险。黄金并非稳赚不赔的“神话”,2000年以来金价曾出现3次创新高后回撤,最大回撤幅度达44%。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机构借黄金概念设局,如永坤黄金以“存金生息”“保本年化5%—9%”为噱头,通过资金池模式运作,最终导致超3亿元资金无法兑付。另有案例以黄金延期交付为幌子,7年诈骗1600余人、涉案金额超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理财,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对投资者而言,理性参与需做好三重功课。一是明确配置比例,黄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分散风险,世界黄金协会建议组合中配置5%—10%,达利欧则认为谨慎比例可至10%—15%,切忌重仓押注。二是读懂产品逻辑,尤其需要了解结构性产品条款的相关内容,关注障碍价格设置、衍生品条款及封闭期等关键信息,避开“保本高息”陷阱。三是坚持量力而行,优先选择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透明化产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决策,切勿盲目投资。
对理财公司而言,合规责任同样重要。需强化风险提示,杜绝夸大宣传、误导销售,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落实产品适当性管理要求,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树立长期配置理念。
黄金行情高涨时,更需保持清醒。唯有投资者理性决策、机构合规运作,才能让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真正发挥资产配置价值,而非沦为投机工具。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