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6 03:24:30 股吧网页版
镇江落子“三角棋局”,打开区域协同新通道
来源:上观新闻

  脚步是丈量机遇的标尺。今年以来,镇江招商团队步履不停,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走出去”,以密集拜访、精准对接开启面向未来的深度联动。

  由此形成头雁效应,群雁振翅,各板块、各小分队密集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全市层面“4232”招商活动体系全面铺开,以“跳出镇江发展镇江”的视野,拥抱宁镇扬“小三角”,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大三角”,在区域协同“棋局”中不断落子布局,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拥抱“小三角”,打造同城化发展样板

  镇江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既是宁镇扬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点,也是连接多个战略区域的“桥梁”。近年来,镇江积极把握地理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的优势,加快推进与南京在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在句容经济开发区,“融入南京、接力镇江”已成为现实写照。南京地铁S6号线直通句容,工作日客流量达3.5万人次,节假日超过6万人次,双城生活日益常态化。随着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句容站正式运营,宁镇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进入句容经开区,项目建设的澎湃势头奔涌而来。因扩能需要,母公司位于南京的高光集团把目光投向了“近邻”镇江句容。随着位于句容经开区的江苏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首条G8.6代AMOLED金属掩膜版生产线建设进入关键节点,显示材料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公司运营中心总监张红娟对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将实现我国在OLED核心治具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同样来自南京的凯米膜项目,在历经9个月的建设,这一省重大项目已从“施工图”进入了“实景图”。为提升营商环境,句容经开区设立为企服务中心,推行“361”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显著提升项目落地效率。以凯米膜项目为例,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36天,跑出了“拿地即开工”的建设加速度,体现了“句满意”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

  镇江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最大优势在于距离南京最近、联系服务最紧、承接辐射最直接、共享资源最便捷、协同发展最有基础。为用好用足这一优势,镇江与南京已经签署《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

  9月1日,312国道镇江段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迎来试通车。作为连接南京和镇江主城区的重要快速通道,该工程串联起句容宝华、下蜀,丹徒高资,镇江高新区,高校园区等重点片区,为宁镇之间深化项目、载体建设等打下了基础。镇江将深入研究宁镇产业图谱,发挥产业链比较优势,密切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合作,形成更大范围的产业集群效应。

对接“大三角”,借梯登高提升发展能级

  在更大范围的长三角区域中,镇江注重“左右逢源”,以宁镇扬“小三角”融入长三角“大三角”,尤其看重“沪镇融合”,依托上海这座“高峰”隆起,对接上海龙头资源,不断提升区域经济“海拔”。近三年来自上海的项目签约数占比超过10%,涵盖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

  在一体化战略带动下,沪镇经济融合度持续提升,产业合作形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之势。航空航天产业是“沪镇融合”的代表性产业,以上海商飞的C919大飞机为例,镇江提供了约90%的舱内饰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和10%的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职业教育等配套服务。此外,上海第二机床厂、上海铸造厂上世纪80年代迁至镇江,成长为镇江百亿企业、农机行业龙头企业沃得集团;鱼跃、大亚、美乐等在上海设立了研发总部;丹阳多家眼镜企业与上海依视路深度合作,共同擦亮了“丹阳眼镜”的产业名片;金东、道达尔、麦格纳斯太尔等外资企业均形成了总部或投资机构在上海、生产基地在镇江的双向联动发展格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今年3月,镇江在上海举行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0个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涉及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累计总投资165.2亿元,且均与镇江“876”创新引领工程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今年5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科普联盟成立,随后发布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共享科普资源清单近200项。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长三角区域科普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镇江科技企业借势融入,与长三角创新主体开展深度技术对接与合作,为区域创新注入“镇江动能”。

  当前,“研发在上海,成果落地在镇江”的“双城记”不断上演。“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企业引进包括海外人才在内的高端人才,攻关基础材料研发,镇江的研发中心承担着应用测试的重任,两者互补,形成从研发到现场工艺,再到生产的紧密协同流程。”正心谷资本合伙人、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厉成宾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现在是‘小巨人’,未来希望成长为真正的‘巨人’。”

融入“大战略”,寻求并实现发展最优解

  近年来,镇江以“跳出镇江发展镇江”的宏大视野,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大趋势,不仅深耕长三角,更将目光投向粤港澳大湾区。

  镇江招商地图上,与大湾区城市的互动日益热络。仅今年1-6月,镇江新签约项目中来自大湾区的就有20个(占比7.5%),总投资约115亿元(占全市9.9%)。一批批优质项目加速落子镇江。

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当下,双方合作愈显活力。涉及数字经济、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湾区企业,逐渐成为镇江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的支撑。落子镇江的瑞莱生物项目正加减推进。当镇江厂房接入深圳创新引擎,两地政策红利叠加释放,“精准落子”奏响了珠三角、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和弦”。

  产业耦合,链接湾区创新动能。大湾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球领导力,涌现出了众多全球标杆企业。数据显示,镇江数字经济产业项目近三成来自大湾区。尤其是华为等头部企业的落户,显著加快了镇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不仅如此,近年来双方合作领域呈多元拓展,来自湾区的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领域项目,与镇江“四群八链”高度契合。金斯瑞生物是全球重要的生命科学研发与生产服务提供商,自2016年落地镇江以来不断追加投资,2022年其关联公司蓬勃生物在镇江投资。今年一季度,蓬勃生物追加投资1300万美元,蓬勃生物抗体药及基因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加快推进。

  深圳作为对接大湾区的“桥头堡”,与镇江互动频繁。镇江每年在深圳举办招商活动,推动“镇深合作”走深走实。今年6月19日至22日,市政府主要领导远在深圳拜访企业,加快推进签约项目、积极对接在谈项目,并在现场召开全市项目招引工作视频会,彰显了镇江拓展开放、践行一线工作法、抢抓产业机遇的坚定决心。

  驻点前移,以“镇江所能”精准结对“央国企所需”,则让商机更近一步。今年3月,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许峰带着“央企招商先锋”的新使命,常驻北京办公,密集拜访商务部投促局、央企协会、北京江苏商会等机构。这种“驻点深耕”的模式,进一步打开了镇江与京津冀地区的合作通道。驻点成效初显,目前在手在谈项目信息21条,其中多个与镇江主导产业契合的项目,已引荐至京口、镇江经开区等地,并联合板块进行综合评估。

  主动拥抱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协同大棋局的战略自觉,为镇江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高能级的竞争平台,产业升级因此获得宝贵机遇。一批批优质项目加速落子,成为镇江经济的新增长点。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158.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外资项目比重超过8%,新入库列统投资200亿元。

  通过深度融入“小三角”、全面对接“大三角”、主动联动大湾区,镇江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不断突破地理边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能级。以战略眼光布局“三角棋局”,以开放合作汇聚发展动能,镇江正在更广阔的区域协作中打开通道、赢得未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