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近70亿元跨省重大工程,涉及安徽、江苏两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分析论证多年的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该工程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涉及安徽、江苏两省,是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防洪骨干工程,也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和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并纳入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
工程可研批复总投资69.4亿元,其中安徽省境内投资9.7亿元,总工期36个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淮河干流河道疏浚,新辟冯铁营引河,堤防新建和加高加固,新建、拆除重建、加固各类建筑物等。
通过以上工程措施,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河道行洪能力将满足规划要求,潘村洼行洪区将调整为防洪保护区,并解决江苏省鲍集圩行洪区、溧河洼相关防洪排涝问题。该工程与其他治淮工程的联合运用,能有效破解淮河中游尾闾不畅导致的大洪水年份安徽“关门淹”问题,发挥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工程的整体效益,缓解淮河干流防洪压力,促进流域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外卖小哥首次受邀进省委,与省委书记面对面
9月25日上午,江苏省委召开基层和相关领域代表座谈会,就江苏“十五五”发展听取意见建议,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座谈会。
受邀参会的有一位外卖小哥——来自饿了么平台苏州高新区东渚站的外卖员舒龙。他代表新就业群体袒露心声,建言献策。
除了外卖小哥,此次受邀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来自学校、医院、纺织行业协会、博物馆等多个领域的代表,以及区县、乡镇、村、开发区、高新区等各地基层的代表。
3、无锡考古重大新发现!
记者9月25日从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无锡斗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这是长江下游已知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之一。
斗山遗址考古总领队、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润垦告诉记者,此次考古最重大的发现是遗址的三条壕沟和内外两道墙,其中内墙及其外侧壕沟闭合完整,大致呈圆角方形,外墙及其外壕主要在遗址北半部,南半部分暂未发现,可能已被现代水系和村庄占压或破坏。壕沟和墙体内出土的陶片属于马家浜文化,碳十四测年表明遗址年代不晚于距今6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