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会上公布了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重庆7人入选。他们来自汽车制造、电力安全、油气开采、铁路勘察设计、中医药非遗传承等领域,凭借精湛技艺突破技术瓶颈,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力量。
作为国家制造业重镇,重庆有着悠久厚重的“工匠精神”基因,是一代代工匠们挥洒智慧和汗水的热土。一代代重庆工匠始终将个人技艺与国家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相连,以爱国奉献、专业精进绘就了重庆制造业最宝贵的精神底色,已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精神动能。
什么是工匠精神?“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致辞中的一句“当国家需要时,当企业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时,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地说,这个问题我能拿下”,获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报国,正是工匠精神的初心和起点。而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是无数大国工匠的“公约数”。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如果说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那么工匠精神就是实业之魂。作为中国工匠,首先就是要义无反顾响应祖国和时代的召唤,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智慧和双手践行技能报国的理念。他们以“斤斤计较”的执着,在微米之间追求极致,在毫厘之处实现突破,用手中的工具丈量着国家的工业精度,用脚下的岗位支撑着民族的制造高度,用“这个问题我能拿下”的精神,攻克了一个个“卡脖子”的难题,撑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骨。
大国工匠是技艺的传承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和他们的先辈一样,他们也担负着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需要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进步、生产效率如何提升,人永远是创新创造的主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关键在人,核心在才。我们要鼓励引导更多劳动者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能人脱颖而出、让匠人名扬四方,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风尚、让技能报国成为更多青年的选择。
立足本职岗位、认认真真学、踏踏实实干,每一位劳动者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更需要践行“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和“干一行钻一行”的精进,以匠心打磨品质,以匠魂驱动创新,以主人公的姿态拼搏奋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持把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一道流程上、每一处工序里、每一个产品中,中国制造就会成为中国精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厂设备工程处机电维修工刘源的话,道出了大国工匠的担当。在他们手中,“制造强国”的梦想正闪闪发光。
特约评论员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