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伴随一声嘹亮的汽笛,一辆满载“重庆造”通用机械的跨境公路班车从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缓缓驶出,直奔越南。这标志着202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年度开行量正式突破10000车次大关,运输货物外贸货值近134亿元,刷新了班车运营以来的年度纪录。

跨境公路班车运输外贸货值占四成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骨干物流组织方式之一,跨境公路班车以“高时效、小批量、多批次”的独特优势,与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形成战略互补。
自2016年4月首班发车以来,9年间实现了从“蹒跚起步”到“万车奔腾”的巨大飞跃,开行频率从最初每月寥寥数班,跃升至如今最高单日发车近百车次,年开行量从最初的百余车次,攀升至如今的年度万车新高度,增长超百倍。
今年1—7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3种主要运输组织方式共运输货值超340亿元、同比增长25%。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跨境公路班车前七月运输的外贸货值已占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3种主要运输组织方式运输外贸货值的40%左右,增速领跑各运输方式。
随着跨境公路班车网络不断织密、服务持续优化,重庆这座昔日的内陆山城,正加速蝶变为国际物流枢纽。
见证“重庆制造”迈向“重庆智造”
跨境公路班车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运输通道,更是链接区域产业与国际市场、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纽带。其爆发式增长,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外向型产业注入了强大动能。
“我们主要出口摩托车、三轮车散件等‘散货’产品,特点是订单小、批次多、发货急。跨境公路班车的‘门到门’运输、灵活定制服务,完美契合了我们的需求,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和竞争力。”重庆一生产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如今,越来越多的渝企及周边省市企业,正充分利用跨境公路班车“小批量、多批次、门到门、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外贸订单,加速形成通道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的良性循环格局。
跨境公路班车占通道外贸运输货值40%,深层次地折射出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
随着双向货源的不断丰富,班车承运货物早已突破早期以通用机械为主的范畴。如今,高附加值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笔记本电脑中间品、新材料等工业品以及特色优质农产品,已成为班车运输的“常客”。货物品类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拓展,生动展现了“重庆制造”向“重庆智造”迈进的微观缩影。
进一步拓展“朋友圈”
跨境公路班车起始点位于重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该区域是重庆市批发型交易市场存量规模最大、交易额最高的地区,聚集京东、华南城、北京新发地、顺丰等80余家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市场主体6094家,区域辐射型商贸物流需求大。
近年来,跨境公路班车围绕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注重产业业务延伸,依托现有物流基础,围绕物流链建立服务链,助力构建涵盖商贸、物流、产业、服务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区,1—8月实现商贸物流交易额917亿元、同比增长11%,外贸进出口额25亿元、同比增长10%,吞吐量约2029.22万吨、增长11.6%。发挥枢纽产业集聚特点,吸引更多优质开放服务落地,组建中国—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物流联盟、中国—东盟物流行业对接基地,RCEP东盟贸易服务中心海外分中心覆盖20国,完善枢纽的功能配套,提升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陆上贸易规则”创新、“一单制”改革、“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等举措的加持下,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已成功构建起“3向(南向、西向、西北向)12线25口岸”的跨境公路运输骨干网络,有效串联欧洲、中亚,全面覆盖东南亚主要国家节点。
站在“万车”新起点,跨境公路班车将进一步深化与沿线省市的协同联动,扩大辐射范围,支持更多“中国造”优质商品顺利走出国门。下一步将持续加密现有干线班次,开辟辐射范围更广的新线路,进一步提升班车运输时效、稳定性和增值服务能力,精准对接重庆及周边省市特色优势产业出口需求,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助力更多“重庆造”“中国造”优质商品便捷、高效地走向世界。
上游新闻记者严薇受访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