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6 06:03:00 股吧网页版
江城迎来“大河对话” 武汉交出“绿色答卷”
来源:人民日报

  江城武汉,伴水而生,因江而兴。近年来,不少市民漫步长江畔,惊喜地捕捉到“长江江豚与黄鹤楼同框”的美妙画面。“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归来,是武汉以生态修复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

  9月25日至27日,武汉市举办2025“大河对话”活动,邀请全球政界、学界、智库、企业及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发展、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深入开展对话、推动务实合作。

  含“绿”量带来含“金”量

  武汉,一座被水滋润的城市,境内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166个,自古便是诗人笔下的山水之城。

  近年来,在这幅碧色画卷中,出现了一个虽久违但依然熟悉的身影——长江江豚。它们成群游弋,时而跃出江面,时而潜入江中。长江江豚性情活泼,亲近人类,嘴部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被誉为“微笑天使”。如今,武汉的金口、天兴洲、双柳等水域,已成为它们稳定栖息的家园。

  得益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坚定实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也让中国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被誉为“全球小型鲸类保护的典范”。今年6月,来自柬埔寨、缅甸、泰国等5个东南亚国家的专家专程造访武汉交流学习,希望为濒危的伊洛瓦底江豚寻得一剂“保护良方”。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开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武汉段水质已连续5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清澈的江水,不仅唤回了长江江豚,也吸引了极度濒危物种鳤鱼重现,成千上万只候鸟栖息天兴洲,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在此安家。

  与此同时,184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390座各类码头完成清理,腾退岸线50公里,长江两岸绿意盎然。

  水域综合治理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恢复后的绿水青山,更是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如今,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洪山江滩、硚口碧道、杨泗港都市T台等13个子项工程顺利完工,串联起两江四岸的江滩,织就长80余公里、面积830多万平方米的滨水生态画卷,年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

  在江夏区,由废弃矿山修复而成的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吸引大批鸟类前来,为当地生态与生产注入动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2.58亿元。

  在蔡甸区,桐湖外滩的红蓼花海成为热门打卡地,曾经不起眼的湿地植物红蓼成了“金疙瘩”,特色经济效益加速释放:老渔民转型成为景区讲解员,收入翻番;“人放天养”的鳜鱼品质上乘,成为富民产业;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沉湖国际小镇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在黄陂区,生态露营地与乡村咖啡屋广受欢迎,带动36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服务。今年“五一”假期,大余湾景区一天卖出500多杯咖啡,年轻游客占比跃升至41%,还带动了土鸡蛋、山茶油、黄陂豆丝等农副产品销售。

  依水传承千年文化

  9月12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开幕式视频广受海内外关注。

  视频中,无人机的光影掠过长江大桥,烟花于夜空中绚烂绽放,编钟古乐应和着江涛节拍,这场文化盛宴打破时空和地域界限,勾勒出江流万象的壮美画卷。长江江豚生活了2500万年的这片水域,正带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历史中走来,融入科技、艺术与日常,在创新中传承,在对话中生长。

  截至10月30日,长江文化艺术季12项主体活动陆续开展,“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映像长江”电影周、“聆听长江”音乐周、“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书香长江”阅读周、“遇见长江”文学周……每一项活动都独具特色,对长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时代活力进行深度挖掘和集中展示,拓展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文化共鸣。

  文化的活力在于传承、创新、发展。当前,武汉正着力打造经典文旅IP,提供沉浸式的长江文化体验,并积极筹建以长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博物馆,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传承创新长江文化。

  文旅融合激发活力

  长江岸边,传统文化以现代方式延续活力,通过文旅融合焕发新生。游客可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感受老城魅力,在“知音号”游轮上欣赏穿越时空的剧场表演,在长江之滨观看绚丽的灯光秀,在非遗汉绣作品中品味历史风华。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十一”等假期,武汉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昙华林是武昌区粮道街道的百年老街。借由保护与活化,新场景、新业态、新企业融入街区,假期日均客流高峰可达8万至10万人次,百年昙华林成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鲜活样本。

  文创产业呈现高速增长。“鹤舞流光”黄鹤楼发光冰箱贴,单品销售量突破8万个,带动销售额超1000万元。“蒜鸟”系列发声毛绒玩具线下销售超15万个,带动销售额超1000万元。“蒜鸟”的成功,也带动了武汉方言系列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武汉还将水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创新结合。举办武汉7·16渡江节,在长江江豚频现的水域设置生态观测点,让群众身临其境地理解生态修复的价值。渡江节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武汉文旅的“金名片”。今年,其配套活动“渡江嘉年华”在武汉三镇江滩同步举办,三大会场人流量超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旅游、住宿、零售等行业消费超5000万元。其中,“武汉体育消费券”核销率达80%,直接带动体育消费金额超643.9万元。

  长江江豚的微笑,已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讲述着武汉从工业重镇迈向生态之城的转型之路,也映射了大河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武汉持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城市与长江的故事,用那一抹水中的“微笑”,书写动人答卷。

  数据来源: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