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6 12:12:00 股吧网页版
AI出海新路径:中国特色的生态构建与全球机遇
来源:央广财经

  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樊瑞)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当下,中国数字企业如何扬帆出海,已成为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近日,瞭望智库举办“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数字企业出海”专题研讨会,政府主管部门、知名高校和智库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数字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发展路径、机遇挑战与生态构建策略。

  中国AI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

  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中国AI产业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中国信息协会算力网专委会主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原一级巡视员梅建平回顾指出,从初期的学习借鉴,到如今在部分领域实现并行甚至领先,背后有多方面的重要支撑。

  庞大市场孕育创新沃土。国内拥有14亿用户基数和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高密度的市场应用环境。从最初的“聊QQ”到后来诞生的微信,以及技术扩散催生的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社交媒体等新商业形态,创造了一个跨越场景的“试验田”,让领先全球的创新形态不断涌现、迅速迭代。

  如今,依托生成式AI等底层技术,一批中国数字企业不仅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也逐步建立了专业化、全球化布局能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表示,“政策工程牵引—场景先行试点—项目规模化落地—国际合作拓展”的路径,系统整合了产业资源、科研力量与应用场景,为企业从技术验证到模式输出提供全面支持。

  新兴市场机遇与出海挑战

  从东南亚的移动支付到中东的云计算,从拉美的电子商务到非洲的数字基础设施,中国技术正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机遇就在新兴市场的‘数字缺口’里。”瞭望周刊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刘旸辉表示,中国数字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市场,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产品与服务,助力新兴市场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进数字化发展。

  以腾讯为例,印尼最大科技独角兽GoTo集团将千余个“微服务”系统整体平稳切换至腾讯云;泰国正大集团利用腾讯的大数据和AI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阿联酋电信集团旗下的超级应用软件Smiles,采用腾讯云超级应用解决方案打造开放、灵活的数字生态系统。

  “海外市场在网络覆盖、算力支撑等数字基建,以及农业、政务等AI解决方案方面的需求,正是中国企业的机遇所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级研究员邢厚媛说。

  然而,出海仍面临诸多挑战。出海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常遇到技术门槛高、应用成本大、国际合规难等问题。

  梅建平指出,西方个别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高端GPU实施出口管制,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部署大模型时面临硬件短缺。欧盟通过颁布规范国际商务法规等提高全球标准体系,使欧盟在数据隐私、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等方面成为“全球天花板”,严苛的AI监管规则增加市场准入不确定性,形成“布鲁塞尔效应”。

  构建系统性支持生态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与会专家认为,AI出海需构建系统性的支持生态,涵盖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措施。

  短期重视合规前置。合规要从“事后补救”转向“前期嵌入”。陈玲建议企业建立“合规政策库”,比如在数据敏感行业采用“主权云+开源模型”的路径。数据存储在当地,模型通过开源规避算法跨境的风险。

  中期强化产业链协同。“分散竞争会导致溢价能力不足,产业链抱团才是出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巫彤宁举例说,快手科技布局巴西时,带着极兔物流自建物流渠道,解决了当地配套不足的问题;华为在东南亚、巴西等地参与5G建设,推动了一整条数字基础设施产业链出海。

  长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讨论。以2025年8月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为例,巫彤宁认为,其清晰勾勒出全球AI规则制订呈现欧盟、美国、中国三足鼎立格局:欧盟以“伦理先行”推广标准,美国靠技术霸权输出规则,中国则以“发展优先”推进多边合作与能力建设。

  面对规则竞争,我国需采取“双向发力”:国家层面通过联合国、G20等多边平台增强话语权;企业层面需建立符合东道国法规文化的合规体系,重点完善数据跨境、隐私保护与算法伦理的本地化适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