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安娜)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26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至枣阳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连通,有效推动天然气市场辐射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对优化我国能源输送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至枣阳段是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关键连通管道,全长1235公里,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共5个省(自治区),2021年9月23日开工建设,管道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219毫米,设计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管道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共同构成纵贯东西的能源走廊,串联起西北油气战略枢纽与华中地区管道系统,有效疏解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高负荷运行的现状,打通了西部油气田增产外输通道,进一步满足我国中东部天然气消费市场需求。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国家管网集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针对秦岭地区多个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考虑沿线生态敏感因素,优化线路选址,创新应用新工法新技术新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管道全线光伏发电机系统总安装容量2200千瓦,年均发电量215万千瓦时,年均节约标准煤655吨,减排二氧化碳1631吨,有效降低管道全线碳排放。
国家管网集团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工程设备国产化,在商洛分输压气站,安装20兆瓦级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电驱离心压缩机、同步电动机、高压变频器三大机组核心部件均为国产化产品,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据悉,西气东输三线按照东段、中段、西段分期建设投产,其中西段霍尔果斯至中卫段于2014年投产,东段吉安至福州段于2016年投产,气源为中亚国家和我国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联通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网,推动天然气市场辐射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对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共建新时代绿色能源丝绸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